编按:魏承思是学者、资深媒体人,美国UCLA大学历史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曾任香港《明报》主笔、亚洲电视新闻总监及《成报》总编辑。他四海为家,云游八方,广交天下,结识形形色色人物。本刊特辟“这些人,这些事”专栏,刊载他大半辈子所见所闻的人和事,从中领略一个时代的缩影。

2012年9月31日,中秋月圆时,正是南怀瑾先生荼毗之夜。我不忍眼看恩师化为一缕青烟,从庙港回到香港家中。在他的遗像前,供一束鲜花,点一枝清香,跏趺而坐,诵经追思。惺惺寂寂之中,仿佛见到他老人家像往常一样笑容可掬地向我走来。近20年来跟随怀师的一桩桩往事,一幕幕旧景浮上心头。

最初知道南怀瑾这个名字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刚开始接触佛学。香港何泽霖老居士寄来他的佛学著作,我猜想这位作者应该是清末民初的人物,因为这个时代是不大会有这种博大精深的学者了。1988年,友人向我介绍刘雨虹,说她是代表南怀瑾来接洽复旦大学出版社,计划出怀师的书,我这才知道他在香港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