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导一连串的电影作品中,《最后的贵族》是一颗珍珠般的精品,一部感人的好作品。
我是1985年在洛杉矶头一次遇见谢晋导演的,由他儿子谢衍陪同。虽然谢导比我大14岁,但我们对旧上海、旧香港有过共同的记忆,两人一见如故,畅谈甚欢。我直觉的感受到谢导是一位热情、朗爽,心存厚道,又有艺术家敏锐心灵的人。我在美国从录像带中已看过谢导几部电影:早期的《舞台姐妹》,后来的《秋瑾》《天云山传奇》《牧马人》,知道他是当时中国大陆最红的大导演,也知道他曾经经过狂风暴雨、血泪斑斑的历史,因此我对他的经历、他的电影作品特别感到兴趣。《舞台姐妹》中绍兴老城韵味十足,绍兴戏的笃班的故事饶有趣味。《天云山传奇》摄于1980年,文革后没有多久,题材敏感的电影已经出现了,后来才知道谢导需要多大的勇气与坚持,才拍出这部电影来。
谢导说他喜欢我的小说,他喜欢小说中的沧桑感,他想把我的小说改编成电影。1987年经过39年后再回到中国大陆,在上海又与谢导见面,终于把他改编我的小说这个想法落实下来。谢导带我到他家乡浙江上虞去游玩,参观了他的谢家老屋,在绍兴咸亨酒店里我们两人喝光了一坛女儿红,那是我喝过最醇厚的绍酒。后来我们又游到杭州,下榻西湖边的大华饭店,那是个桃红柳绿的四月天,西湖烟雨濛濛的美景沁人心脾,就是在西湖的游船上,谢导拍板挑中了《谪仙记》,我的小说集《纽约客》中的一篇。这多少出我意料之外,深谈下来,我了解到谢导挑选《谪仙记》的理由。首先谢导非常欣赏李彤这个角色,李彤自负孤傲,不与世俗妥协,不肯向命运低头,是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物。谢导熟读《红楼梦》,他说李彤有点像黛玉加晴雯。像李彤这种贵族千金,流落异国的故事,中国电影还未出现过,故事大部分发生在美国纽约及欧洲威尼斯,到中国境外去拍摄电影对谢导来说还是第一次,他愿意接受这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