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留存不多的华族传统建筑中,坐落于莫罕默苏丹路的水廊头凤山寺,于1978年11月10日被评定为国家古迹(National Monument),是第三批获此荣誉的代表性华族建筑。这座典型的闽南传统式样建筑,是抗日英雄林谋盛的父亲林路,带领本地南安人所兴建,主祀带有地域特征的神祗——广泽尊王,筹建于1907年,始建于1908年,落成于1913年,今年是其落成110周年纪念。
凤山寺经历过若干次不同规模的翻修,最近一次是2004年至2009年展开的落架大修,以华社传统的做法集合社群力量募集经费,聘请中国工匠以修旧如旧的科学方法,恢复这座百年古寺的昔日光彩。这一突显社群合作精神的高规格建筑保护工程,于2010年荣获联合国亚太区文化遗产卓越奖。
水廊头凤山寺除了是崇拜圣公文化的场所,也体现了20世纪初本地南安社群的意志,他们集合祖籍地与居留地的资源,以高超的建筑技艺为信众打造一处理想的宗教场所,最终也成为南安会馆安身立命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