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荷兰的中餐,首先浮现在我脑海里的肯定就是那“老四样”:babi panggang(俗称“火肉”,就是烤猪扒加番茄酱)、loempia(炸春卷)、foo yong hai(芙蓉蛋番茄酱)、sate(沙爹,烤肉串)。

第一次看到菜单和品尝这几道菜,不是以美味或可口与否作为评语,反而是到今天都无法忘记的“一头雾水”之感觉。现在回想,任凭我是个想象力很丰富的人,却怎么也不会想到可以在荷兰的“中餐馆”菜单上看到这几个文字的结合,短短几个词,它们含有印尼文、闽南语和粤语(音译)。可以想象,这背后肯定又是一个华人移民的故事。

先说“火肉”,babi panggang完全是马来文/印尼文,这道菜,是烤猪肉淋上特制番茄酱。本以为番茄酱没有什么特别,后来根据我对好几十家中餐馆的走访调研所得,发现不要小看这个番茄酱,其实每一家餐馆都有自己的秘制火肉番茄酱。虽然不排除有些用的是半成品,但是只要稍微讲究一点的餐馆,都会加入水果和番茄等食材秘制成酱汁,搭配大厨的功夫,增加天然酸甜口味。所以,纯当成是一道菜肴来吃,还是很有“荷兰特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