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中,他把这家筹建中的新组织比作东印度公司。后者“以十二万镑金公司亡印度”,而它则“以千万元公司复祖国”。
在康有为的书信集中,我读到这个类比。信件落款1903年12月13日,收件人康有为,寄信人名为何绍彭,他是这个新组织的商务代理收款员之一。
康有为在历史中的角色,常被定格于失败的戊戌变法,或草率的1917年复辟。很少意识到,在1899年至1910年间,他曾缔造过一个全球性的政治组织保皇会,还孕育出一家真正的跨国公司。
在信中,他把这家筹建中的新组织比作东印度公司。后者“以十二万镑金公司亡印度”,而它则“以千万元公司复祖国”。
在康有为的书信集中,我读到这个类比。信件落款1903年12月13日,收件人康有为,寄信人名为何绍彭,他是这个新组织的商务代理收款员之一。
康有为在历史中的角色,常被定格于失败的戊戌变法,或草率的1917年复辟。很少意识到,在1899年至1910年间,他曾缔造过一个全球性的政治组织保皇会,还孕育出一家真正的跨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