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到广惠肇碧山亭扫墓,觉得最新奇的是鹤山会馆舞着两头狮子登山,在摆满烧猪的总坟拜祭。仪式过后,罗厘车把狮队载回坟山入口的甘榜山亭,众人在乡公所采青,表演工字伏虎拳、蔡阳大刀等国术。墓碑林立的13座山头,已于40年前让位给碧山镇,相关的祭祖习俗则流传至今。

李怡生等人成立醒狮团

后来了解到本地会馆、庙宇和学校相辅相成的例子不少,先成立醒狮团后有会馆则只此一家。追究起因,清朝末年的广东移民在大坡香港街经营粮油杂货,这群鹤山乡里于清明和重阳节前往碧山亭舞狮纪念先民,日后于1920年成立怡怡堂瑞狮团,李怡生担任狮艺教练。

1939年《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报道“星洲南洋鹤山同乡会”(新加坡鹤山会馆)成立,在快乐世界表演舞狮。从醒狮团转型为会馆,主要为了吸引万多名本地同乡人支援“祖国”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