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2024年7月26日厦门大学科学考察船 “嘉庚号”首次抵达新加坡,停靠在岌巴湾滨海俱乐部(Marina at Keppel Bay),为纪念陈嘉庚诞辰150周年的系列活动掀开序幕。“嘉庚号”这艘科考船作为厦门大学海洋研究的海上实验室,2015年开始建造,2016年下水暨命名,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船上配有先进装备与仪器,希望推动区域内的海洋科学教育和科技交流,鼓励更多人投身科学研究和海洋保护。“嘉庚号”的命名,是为了缅怀厦门大学创办人陈嘉庚(Tan Kah Kee 1874-1961)。新加坡陈嘉庚基金也从7月开始举办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弘扬陈嘉庚精神。
在狮城生活近60年
提起陈嘉庚,新加坡人并不陌生。华侨中学大楼前有陈嘉庚铜像,庄严肃穆,供人瞻仰;华中附近有陈嘉庚地铁站,纪念这名教育家、华中主要创办人。2019年在纪念新加坡开埠200周年发行的20元钞票上,也印有陈嘉庚肖像。陈嘉庚在新加坡华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是20世纪初期著名的企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其贡献在新加坡留下深远的历史痕迹。
自1891年第一次下南洋到1950年回到中国,陈嘉庚在新加坡生活了近60年。新加坡是陈嘉庚事业腾飞的起点,但他并没有把新加坡当做淘金之地,而是视作第二故乡,活跃于政、商、文教三界。他一生最辉煌的20年,也在新加坡度过,正是新加坡这块土壤造就了一代奇才陈嘉庚。1920年代,陈嘉庚凭其个人的财力、管理才智、组织能力与社会影响力,击败了盘踞华人社会的马六甲移民集团 (薛佛记家族),从而取得新华社会领导权,领导福建帮20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