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文明博物馆的特展《塔游记1915:由上海到三藩市》,84座精美绝伦、工艺精湛的中国宝塔模型及反映清末民初世间百态的木雕人偶,均出自上海土山湾孤儿工艺院的年少工匠之手,不难想象这批手工艺品于20世纪初在三藩市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引起的震动。
上海土山湾孤儿院可追溯至清代咸丰年间,法国耶稣会为救助天灾及战祸被遗弃的儿童创建的一所宗教慈善机构,后几经搬迁,终于同治三年(1864)迁至大致位于今天的徐家汇漕溪北路和浦汇塘路交界处的土山湾。
我对“土山湾”被法国人音译为“T’ou-sè-wè”颇为好奇,照理上海话的“土”与标准普通话的发音韵母/u/相近,却为何是/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