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文学报刊有意识地使用艺术性手法编排版面,可追溯到1950年代的《蕉风》。1955年11月,《蕉风》于新加玻正式创刊,初期是小型的半月刊,马来亚独立后,《蕉风》迁至吉隆坡出版,并在1958年改为月刊。虽然如此,从许多新加坡人的角度看来,《蕉风》是新马两地文人共同经营的杂志;所以,即使在新加坡独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新加坡作者仍在《蕉风》积极发表文学和美术作品。
在《蕉风》的前488期,参与《蕉风》封面设计或提供插图作品的新加坡美术工作者中,包括牧羚奴(陈瑞献)、庄声涛、黄明宗、林木化、朱庆光、符致珊、黄益惠(黄意会)等。第319期(1979年10月号),为配合题为“潮变时候:新加坡年轻作者专号”的推出,该期封面设计采用黄意会题为“潮变时候”彩色纸刻。
封面倒置的美丽误会
据黄意会忆述,当时由于传达上的失误,以致于其彩色纸刻“潮变时候”复制在《蕉风》封面时被倒置了。还好,由于它是属于抽象派作品,当时只有几个相关人士知道内情,一般读者很难看出来。这应是《蕉风》创刊70年来,唯一一次出现封面插图误置的小插曲,却也不失为一段美丽的误会与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