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店倒闭或搬走了,老区的精神就变质了,还有历史传承的意义吗?”自费出版《祖先——新加坡的甘榜格南》(Leluhur:Singapore’s Kampong Gelam),书写甘榜格南前世今生,并荣获2021年国大“新加坡历史奖”5万元奖金的女作家希达雅·亚敏(Hidayah Amin,52岁)感慨甘榜格南文化面貌逐渐失真,我国有必要守护老行业。

为扶具有历史、社区和文化意义的传统企业一把,国家文物局今年推出“新加坡文化遗产企业计划”,开放给代表马来、印度和华人社区的甘榜格南、小印度和牛车水等历史街区的传统企业提名。作为“新加坡文化遗产计划2.0”的一部分,入选企业将获得品牌推广和业务能力提升方面的支持,透过商业咨询和补贴,帮助老行业转型升级,确保他们可长期持续发展下去。

记者走访三地的传统文化推广者与老店,了解新计划将如何帮到他们,得知除了如何转型跟上时代、后继可有人以外,不断高涨的租金与人手短缺亦是压倒老店的两大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