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儿的风姿便如是/闪过我脑际——融和着西班牙的/美利坚的,中国的/还有茉莉花香/飘扬的吕宋岛的……而混血儿/他们说:都是/美丽的/也是象征一种多元性的/文化背境——不同的/语言、迥异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像各色人种/聚集的大都市,充满了神秘/复杂的迷人气息/又像是/一个热闹的大家庭/Home sweet home/充满了笑声,欢乐/与爱。在信奉天主教的国度/人口的节制,是违反/上帝的意志。而传统的/东方思想,又是那样重视/家族的扩充和子孙的繁衍……/其实,这是一个庆贺丰收的/嘉年华会啊!/家家张灯结彩/处处歌舞通宵/看!那么多/那么多艳丽的色彩——红、橙、黄、绿/靑、蓝、紫……都在我杯中/闪耀

2021年2月21日,菲律宾千岛诗社十位发起人之一谢馨离世,同年3月3日,《商报》推出谢馨诗辑以纪念这位菲华诗人,其中一首是脍炙人口的“Halo Halo”(哈露·哈露)。谢馨诗末附注:“Halo Halo,菲语混合之意。此处系指一种冷饮甜食。以各式蜜饯、果冻、牛奶、布丁、紫苎、米花等渗碎冰、冰淇淋搅拌而成。”

1938年,谢馨生于上海,后于台湾受教育。1964年,26岁的她与菲律宾华裔李益三结婚,同年移居马尼拉。对新华文坛而言,谢馨不是陌生的名字。1993年,她应邀担任新加坡报业控股主办的第六届金狮奖诗歌组评委,并来新参加当年5月底的第六届国际华文文艺营。5月27日下午,在报业中心礼堂召开的金狮奖诗歌组决审会议上,谢馨与另外三位评委——台湾的张香华、新加坡的林方和梁三白,对决审诗作进行热烈讨论。当天的会议主持人是《联合早报》副刊主任潘正镭。同年7月25日,谢馨的旅新诗作《新加坡印象》在早报《文艺城》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