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音乐系,新传媒Audio Post前音乐音效总监麦如丽(61岁),投身影视音乐音效(Music & Sound Effect)工作长达41年,为约70部海内外电影及数万部电视剧制作音乐和音效,所参与的梁志强电影《新兵正传》,更是东南亚第一部采用杜比全景声的电影。
提早退休,离开Audio Post后,麦如丽除了要把下来的生活过得活色生香,也计划继续栽培本地音效人才。
2002年,麦如丽看了张艺谋电影《英雄》的两个预告片后,均不满意,认为好莱坞版偏重爱情元素,香港版则以武打为诉求,缺乏创意。她希望两者间可以找到平衡,于是千里迢迢往澳大利亚,到曾制作《情陷红磨坊》(Moulin Rouge)并夺得两项奥斯卡奖的Fox Studios,重新制作在新加坡戏院和电视上放映的《英雄》预告片。新加坡媒体因为她的这个挑战,称她为“新加坡英雄”。
第一个做杜比全景声
麦如丽坦承自己的目标是提升这个行业的水平。“1998年做电视剧《东游记》时,我们是本区域第一个使用Dolby Digital 5.1环绕声响的,这让我非常自豪。我也不会忘记梁志强第一部《新兵正传》系列电影,在东南亚,我们是第一个做杜比全景声的。”
她一直努力推广三维声响(Auro-3D),也在与爱奇艺合作的《灵魂摆渡》中采用杜比环绕声响。“从零到有的这个过程很不容易,算是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交代,因为做出了一些成绩。”
影视作品中的音乐通常用于传达情感和营造氛围;音效通常用于营造逼真的音频环境,如脚步声、雨声、雷声、机械声等。麦如丽认为,音乐音效好比为一个故事上色,能提升故事的深度。
与麦如丽合作最频密的电影人是梁志强,两人曾一起到缅甸做音乐音效。她最难忘跟梁导到比利时Galaxy Studio制作《我们的故事》第一和第二集的时刻。站在欧洲最大混音棚内,她既感动又开心,“因为可以把志强的电影带到欧洲让欧洲人看。”
拨长途电话请教大师
Audio Post从做电视音效,提升到做电影音乐音效,当中经历了非常艰苦的日子。麦如丽说:“2002年公司把这个部门交给我负责,我必须争取到一些生意,于是从电影着手。新加坡电影当时刚起步,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当时做电视的音效设备只有mono单声道和stereo双声道。我们也没受过正统培训,是透过《英雄》预告片提升自己的。
“记得当时我花了2000多元的长途电话费,跟《英雄》一名音效后期制作大师通话,从他身上学了好多,包括如何做混音等。很多东西要靠自己去问去学,不能靠别人来推你。我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希望在大银幕上能听到自己做的音乐音效。”
麦如丽年轻时到过很多地方考察,购入不少先进器材,以提升音乐音效制作的水平。她说嘉华、邵氏等院商都很支持她挑战新系统,并愿意提升自家戏院的声响系统来配合,以达到世界级水准。
人生下半场更精彩
离开工作了41年的地方,麦如丽说:“ 选择提前退休虽有点不舍,但是正确的决定。我喜欢突破,希望能不停学习。下来我将继续参与电影制作。”
麦如丽发现,很多人不是很理解什么是音乐音效,下来她计划多做培训工作,也会安排新加坡影视人到香港艺人古天乐在泰国的电影混音棚One Cool学习,提升他们对电影后期制作的认识。“梁志强说,退休后我应该要多培训这方面的人才。这是我活到现在觉得比较骄傲的,起码自己能做点对国家有贡献的事。”
*此文摘录自2023年11月刊登在《联合早报》的投身音乐音效逾40载 麦如丽帮本地电影讲好故事一文
延伸阅读:
千帆过尽才发现,壮龄正美丽。关注壮龄go! 特制内容,加入壮龄go! 社群,一起过好人生下半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