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招省油 应对通膨

过去数月的油价波动,促使驾车人士更关注如何节省用油。(图/Getty Images)
过去数月的油价波动,促使驾车人士更关注如何节省用油。(图/Getty Images)

字体大小:

在物价上升的当儿,从方方面面着手将能帮助你控制燃油开销。

过去数月的油价波动,让驾车者意识必须重新审视,并且掌握节约燃油的高效驾驶技巧。以下与大家分享省油妙招,若大家均能遵循指示并勤加应用,有望大大减少燃油开销。

1. 轻踩传动力

你只需轻踩油门,汽车就能在维持时速的情况下向前行驶。

要避免猛踩油门,否则车子的系统会视之为紧急状况,并将其驾驶模式转向具备更大动力的运动型模式,这相对也就更耗油。

2. 手动排档驾驶

如果你以手动排档驾驶,尽可能提早换档,但避免加重引擎的负担。在上斜坡和弯道时,记得选择合适的排档;有些车甚至能提示你何时该换排档。

就算驾驶自动排档车,想超车时,你也能以手动降档来加强动力;这个做法比猛踩油门好得多。

3. 掌握眼前的路况

驾驶时要注意前方公路,预见可能出现的情况,这样可提高驾驶效率。

举例说,若你看到前方车辆的刹车灯亮起,意味着你下一刻或许就得减速。此时,正确做法是,将脚抬离油门,让汽车自然减速。换言之,当你知道可能很快就要刹车时,为什么还要继续踏油门呢?

此外,让路给准备切换车道车辆,是一个值得养成的礼让好习惯;千万不要加速阻止其他司机驶入自己的车道。

4. 注意车速

在安全情况下,减少使用刹车器。如果路况允许,让车缓缓而行,而尽量避免让车子完全停下。

让车滑行(coasting)的车速设置有不少优点。许多现代车辆(包括电动车款)均附带滑行模式,司机应经常善加利用以达到省油效果。

保持车速上限,同时不要尾随前方车辆。这样你就可避免上一秒刹车,下一秒踩油门的频繁操作,要知道上述驾驶习惯是油耗率最大的敌人。切记,在快速公路上驾驶,在中间车道保持时速90公里是最符合经济效益的。

5. 避免轮胎气压过低

确保所有轮胎充气足,因为气压过低的轮胎,阻力变大,自然也更耗油。

事实上,在汽车制造商建议的基础上为车胎多充10%到15%的气是相当安全的。

气压足的情况下行驶,舒适感或许会减低,但耗油量却会改善。

6. 保养功夫做足

确保尊车由可靠的修车厂定期维修保养。一部有保养功夫做足的车肯定比疏于保养的车子更为省油。

同时,要确保轮胎进行车轮校准,能准确平行。此外,不要在选购润滑油方面过于吝啬,毕竟一分钱一分货。

7. 冷气温度要注意

车内冷气温度没有必要调低至摄氏18度,适当地将温度调至舒适的水平就可以了。

此外,当车子停下时,让引擎怠速空转并继续开冷气,这个做法不但不明智,也是犯法的行为。

8. 注意载重量

你知道吗?每25公斤的重量将提高1%的耗油量,因此不要在车里放置太多东西,添加无谓的重量。

说到重量,每公升汽油就相当于1公斤的重量,因此,下次加油时你可以灵活斟酌,未必得将油缸打满。

9. 规划好行程

预先规划行程,这样可以让你尽快抵达目的地,同时避免高峰繁忙时段的交通阻塞。当你抵达目的地后,不要到处兜圈子找寻更方便的停车位;停得远一些,下了车多走一段路,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10. 慎选车款

选择正确的汽车是省油的一大关键。若对你而言,充电桩的地点便利,那电动车将是一个选项,因为电动车远比内燃式引擎车更有效率。

到目前为止,拥有一部电动车的总成本仍比较高昂,但情况预料会在未来几年内有所改变。因此,混合动力车是一个很好的折衷;你即刻可以节省大约25%至35%的燃油费。

另一方面,避免购买超过自身需求的超大型车,这无疑会增加开销。


安心加油 免受汽油味困扰

(图/SPC提供)

每当给汽车添油时,一股强烈的汽油味经常扑鼻而来?你吸入的正是燃油蒸气,它总是在添油的过程中无声无息地逃逸到空气中。

为了让司机在更洁净、更安全的环境下添油,Cars@Expo汽车展销会的指定燃油和润滑油合作伙伴SPC,在其油站的燃油泵上安装了VR2系统,这也是新加坡首家这样做的油站。

VR2系统是2nd Stage Vapor Recovery的缩写,它通过将燃油蒸气引导回燃油泵的地下储油槽,来减少释放到环境中的蒸气含量。这一操作并不影响燃油的品质和所添加的油量,但却改善了添油过程时的空气质量。

虽然这并非法律规定,但为履行对保护环境的承诺,SPC选择在旗下所有油站安装并使用这个系统,而无需让客户承担任何额外成本。


欲知更多详情,请上网carsatexpo.sg查询。

Cars@Expo汽车展销会
日期:8月13和14日(星期六和星期天)
时间:10am-8pm
地点:新加坡博览中心第3B和第4展厅
入场免费

【本文取自《汽车展销会特辑》】

内容取自《海峡时报》,由王德伟额外报道,梁容辉译写。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