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如此忙碌。平日,点到点从住家往返公司;周末,则忙着参加各种活动,在公园、咖啡馆、电影院、博物馆等地流连。可曾缓下脚步,看看周遭的形形色色,听听各种声音,尤其那些我们每天必经之处,譬如组屋底层?
我们所熟悉的void deck——组屋底层,一度被视为无用的空间,多年来已成为一个供人休息、玩乐、运动、聚会、办红白事的社区场所。
但随着更多社区活动空间的设立,如社区花园及亭子,曾经宽敞的组屋底层也开始“缩水”,空间越来越小。
组屋底层随处可见脚踏车架。(李冠卫摄)
下雨了,冰淇淋流动小贩转移到组屋底层避雨。(李冠卫摄)
组屋底层的便利店成了现代Mama Shop(小卖部)。肚子饿了,买点饮食坐下吃吧。(李冠卫摄)
祖孙骑车在柱子间穿梭。(李冠卫摄)
活动要开始了,工作人员正忙着摆设桌椅。(李冠卫摄)
混凝土地板好清凉,且来歇息一下。(李冠卫摄)
在这里学溜滑轮正好。(李冠卫摄)
晨运。(李冠卫摄)
在组屋底层社区图书馆安静地享受阅读时光。(李冠卫摄)
干净的桌椅为送餐员用餐提供了便利。(李冠卫摄)
哥哥,这里是不准踢足球的。(李冠卫摄)
和妈妈玩躲猫猫。妈咪在哪里呢?(李冠卫摄)
在组屋楼下玩乐,是成长岁月难忘的印记。(李冠卫摄)
字体大小:
日子过得如此忙碌。平日,点到点从住家往返公司;周末,则忙着参加各种活动,在公园、咖啡馆、电影院、博物馆等地流连。可曾缓下脚步,看看周遭的形形色色,听听各种声音,尤其那些我们每天必经之处,譬如组屋底层?
我们所熟悉的void deck——组屋底层,一度被视为无用的空间,多年来已成为一个供人休息、玩乐、运动、聚会、办红白事的社区场所。
但随着更多社区活动空间的设立,如社区花园及亭子,曾经宽敞的组屋底层也开始“缩水”,空间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