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必胜控股创办人林永车 巩固根基力求再上层楼

林永车:防疫措施放松后,最糟糕的情况看来已过去。我们蓄势待发,已为下一轮冲刺、突围做好准备。(叶振忠摄)
林永车:防疫措施放松后,最糟糕的情况看来已过去。我们蓄势待发,已为下一轮冲刺、突围做好准备。(叶振忠摄)

字体大小:

面对冠病疫情的突袭,建筑业的缓慢复苏,以及技工的严重短缺,本地工程机械租赁和买卖业主要供应商捷必胜控股(JP Nelson Equipment)守得云开见月明,创办人林永车(Nelson Lim Eng Koo)更是摩拳擦掌,率领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经营团队再谱新章。

常言道“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捷必胜投资2000万元在总部毗邻另起的新大楼在赶工兴建中,预定明年第二季落成,新旧厂房面积合计广达31万平方米,便是为了再创高峰做好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捷必胜在工程机械的投资从不手软,各种各类规模庞大的工程机械不下四五千台,总值超过2亿元,其中一台从德国进口的大型旋挖机就花了350万欧元(约490万新元)。

在产品多元化下,捷必胜如今能提供更广泛的产品种类,从发电机组、打桩机、空压机、各类振动机、焊接器材、起重机、挖泥机、装载机、压路机、升降机、气动工具到高空作业车等,客户可在一家公司租到所有需要的各类器材,省时省力,租金又优惠。

2011年,捷必胜在台湾兴柜市场上柜,接着收购了Antar,该公司以经营功能超大的起重机名扬业内。2017年,日本第二大、全球第七大的建筑设备租赁企业金本集团(Kanamoto)增持捷必胜控股股权,加强合作共同开拓东南亚市场,林永车的业务因此如虎添翼。

经过多年的发展,捷必胜无疑已成为工程设备租赁业界的7-Eleven,提供建商从地基打第一支桩,到大楼封顶所有设备需求的一条龙服务。

捷必胜投资2000万元在总部毗邻另起的新大楼正在兴建中,预计明年第二季落成,新旧厂房面积合计广达31万平方米。(叶振忠摄)

擅长二手设备翻新

捷必胜还有个致胜的秘密武器:二手设备翻新。靠专业人才及与日本二手建设机具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集团不仅可以购入客户汰换的二手设备加以翻新,再以更高价格在现货市场贩售,协助客户节省成本,创造双赢。这也是许多客户与捷必胜合作后,很难与其他设备租赁商合作的关键。

近年来,有很多客户转向中国大陆工程设备,而捷必胜跟中联重科(Zoomlion)和山河智能(Sunward)的密切合作关系,让集团在为客户供应所需的设备时更是锦上添花。

今日,集团在东南亚工程业的名气,可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新加坡,几乎每个重大工程、地标建筑,都会看到捷必胜的机械和车队;在南中国海油田平台上,也少不了捷必胜的钻油设备。在上亿元的营业额中,新加坡市场的营收占七成,海外市场占三成。

捷必胜虽在业内建立至尊地位,不过林永车力求在行里突破。他说:“我们只做本行的生意,不做行内上下游的生意,否则就是和客户竞争,分抢市场蛋糕;君子爱财,也应取之有道。”

疫情侵袭的两三年期间,各行各业度日如年,许多建筑、基建工程纷纷停工,工程机械租赁和买卖业深受影响,捷必胜也难以独善其身。

林永车坦言,6月逐步放松防疫措施后,最糟糕的情况看来已过去,复苏脚步开始慢慢加快,不过前景还是充满未知数,“革命”尚未完成,面对的挑战仍然不少,“我们现在是处于过渡期,曙光已初露,希望明年会阳光灿烂。我们蓄势待发,已为下一轮冲刺、突围做好准备。”

疫后技工难求

目前,新加坡多个耗资巨大的公共项目正在筹备或进行中,2022年的基建及建筑工程,估计总值高达320亿元,工程设备租赁与买卖业的前景备受看好,不过业务要取得重大突破,仍受到诸多局限。

有35年丰富实战经验的林永车感叹地说:“这行业的新生意其实不少,不过很多时候是设备有、生意有,却做不来,眼巴巴地坐失机会,其中一大原因是有一技之长的员工难求。根据我们的观察,这行业有两成的技工还有待填补。

“疫情改善后,返乡的马来西亚员工,大概有四成不再回来,中国员工的复工率更低。即使能招募到所需的部分员工,至少要给予一至两年的培训,他们才能真正上手,可独当一面的大概需要五至十年时间。我们现在虽是青黄不接,不过也做好准备,希望能早日迎接黎明。

“另一方面,我们在不断优化作业,强化合作伙伴,进一步提高效率。公司希望将人工智能融入所提供的设备设计之中,减少所需人力,进而克服人力不足问题。例如5G的连接可在线诊断设备的故障,并安排送交正确的零件及所需的人力,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故障问题,减少停机的时间,这比传统方法更具成本效益。”

捷必胜集团的海内外员工多达500人。(图/受访者提供)

公司前身以三兄弟名字命名

林永车在加冷火城一带长大,父亲林尚接在巴耶利峇开店买卖旧机械和零件,把旧机械加以修理、改装。1970年代,除了卖翻新机械外,家族也开始出租旧机械,林永车在培德中学念书时,学校假期就常到父亲的小店帮忙,从小与各类机械为伍。23岁时,他与两位兄长共同创办了捷必胜的前身——JPN公司。公司以三兄弟英文名字:James、Philip与Nelson的第一个字母命名。

至于公司名称何以从JPN演变成为现在的JP Nelson,林永车说,JPN与日本的缩写一样,常被误认为日商公司。另一原因是两位兄长另有发展退出公司,身为家中老四的他接手继续经营,但为了纪念两位兄长过去一同创业的贡献,因此新公司的名字保留JP两字,成为JP Nelson。这也成为后来在东南亚工程设备租赁和买卖业界,一个响当当的名号。


【本赞助文稿首刊于2022年11月13日联合早报《新加坡故事》特辑】
前往专网阅读更多《新加坡故事》特辑内容。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