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胜贸易鱼场创办人张开胜 40年水产养殖经验盼能传承

张开胜:我养鱼40年,虽不能大富大贵,至少在商场上还能顺顺利利,接下来我会对准自己设下的发展目标快步迈进。(龙国雄摄)
张开胜:我养鱼40年,虽不能大富大贵,至少在商场上还能顺顺利利,接下来我会对准自己设下的发展目标快步迈进。(龙国雄摄)

字体大小:

多家农场的业主经验丰富,对本地农业了解甚深,这些都是可以传授给新力军的宝贵知识。

长期以来,新加坡食用鱼养殖场生产的食鱼,占食用鱼消费的10%左右。岛上的十多个陆上养鱼场,约占其中产量的15%。这些农场一般养殖淡水物种,采用多种养殖方法,从开放池塘养殖到再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以及几年前推出的多层次垂直养殖场。

作为一个进口超过90%粮食的城市国家,新加坡容易受到外部冲击和全球趋势的影响。为了加强粮食安全,新加坡正在推行三大战略,即三个食品篮子:多样化的进口来源,本地增长,以及海外增长。

关于本地增长,新加坡有一个“30·30”的愿景,即到2030年生产满足全国30%营养需求的农产品,并拨款1亿4400万元,资助这个愿景。

水产养殖是促进新加坡“30·30愿景”的主要行业之一,不过该行业必须克服几个关键挑战。首先,作为一个小国,新加坡在陆地、海洋空间、水源和人力方面资源有限。其次,农场必须应对偶尔不利的环境条件。在过去十年中,新加坡沿海养鱼场经历了两起主要的有害藻类事件(HAB),一起船只碰撞引起的漏油事件,以及西柔佛海峡偶尔溶解性低的氧气条件。

本地农场面临的挑战并非新加坡独有,这意味着水产养殖业将有机会开发创新解决方案,以可持续的方式扩大生产,发掘更多商机。在疫情暴发横扫全球,各国进入封锁状态期间,新加坡更加意识到有必要在粮食方面做到自给自足。

渔场先后搬迁八九次

在本地养殖食用鱼有40年经验的张开胜(Teo Khai Seng),在克兰芝一带的梁宙路经营开胜贸易鱼场私人有限公司(Khaiseng Trading & Fish Farm Pte Ltd)已有25年,投资了四五百万元。渔场的租约在2017年到期后,延长了三年半至2020年底,后因疫情而再度延长到2022年7月。在这期间,业主张开胜配合当局的要求,投入资金改善设施,后来得知无法再延长租约,他极力寻找可用的土地,最终也只找到另一家租约于2023年底到期的渔场。

他无限感叹地说:“粮食和水一样是生命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我不解为何农业用地必须一再让路给其他发展,更不解为何当局在粮食供应不稳定的情况下,不支持有意从事农业的国人。

“若我国真的重视农业,且认真看待自给自足和‘30·30愿景’,就必须认清现实,不能一味以土地资源有限为由,一头栽进高科技养殖业,却将传统但有效的养殖业逼向绝路,对农业老将的经验不屑一顾,令农业发展搁置。”

具有25年历史的开胜鱼场,如今面对搬迁问题。(龙国雄摄)

现年63岁的张开胜经营水产养殖业长达40年期间,先后搬迁渔场八九次,不过在他的经商世界里,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十五六岁为建筑承包商建篱笆、挖水沟时,他就懂得动脑筋为大人解决问题而深获老板的器重,小小年纪当上了工头,每个月已有上千元的收入。

张开胜祖籍福建惠安,读到小五就因家贫而把上学机会让给四个弟妹。他在熟食档当童工时,每天只能拿到区区5毛的“零用钱”,艰难的生活逼使他早熟,培养他的打拼斗志,以及不断寻突破的毅力。

张开胜与鱼结缘是服完兵役之后的事。

改良巴丁鱼无泥土味

搬迁到后港乡村,张家的许多左邻右舍纷纷养殖观赏鱼为生,耳闻目睹之下张开胜对养鱼也有一定的心得,工余养起金鱼、黑莫莉、打斗鱼之类的观赏鱼当副业,赚些外快补贴家用。

1979年,开胜公司成立后, 张开胜向政府租块荒地,在梁宙路开设养鱼场,改养食用鱼,当起现代农夫。

开胜鱼场的29个鱼池,大池可养上万条鱼,每个月的产量超过200吨,并以养殖巴丁鱼为主。(龙国雄摄)

开胜鱼场占地近4公顷,共有29个鱼池,大池可养殖上万条活鱼。创业之初,张开胜偏重养殖尼罗红。在餐馆,无泥味且肉质鲜嫩的尼罗红是属于高价位的鱼类,张开胜的月入因此有上万元。

在不断去芜存菁后,目前张开胜养殖的食用鱼只有四五类,每个月的产量不下200吨,其中巴丁鱼占了一半 。在张开胜的多年研究和改良下,运销市场的巴丁鱼已无泥土异味又能保持原本的美味,在价格上具竞争力,他的市场策略是要把鱼类产品做到味道可口,价格大众化。

需要时间让劳动力跟上

谈到公司发展的大方向,他说:“我们要建立自己的独特品牌,为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而不只是做生意赚点利润。政府定下了长远目标,我们这些作为前线的农夫就应在原有基础上,以实践的工作经验、创新精神和毅力,大家共同努力。”

张开胜也指出:“我们往高科技农业发展的同时,必须要确保有后盾。高科技农业耗费庞大的水和电量,生产食品的成本无疑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在寻找解决方案,以过渡到高科技农业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低成本、低价格的选项。我们得保留农场以为市场提供选择。

“其次,高科技农业不是一蹴而就。我国水源匮乏,也是通过开发多个蓄水池,并经过多年努力研发出新生水来逐渐解决问题。我国在农业科技方面的人才甚少,追求科技改造农业,也需要时间让劳动力跟上。

“另一方面,多家农场的业主经验丰富,对本地农业了解甚深,这些都是可以传授给新力军的宝贵知识。在本地当农夫不仅须具备养殖知识,也须对本地市场有认识。单单种植蔬果和养殖肉类并不足以让农场生存,还要懂得市场的喜好、需求、空缺,以及如何应对成本和竞争等问题。总之,在本地从事农业的门槛非常高。”

张开胜说:“我养鱼40年,虽不能大富大贵,至少在商场上还能顺顺利利,接下来我会对准自己设下的发展目标快步迈进。”


【本赞助文稿首刊于2022年11月13日联合早报《新加坡故事》特辑】
前往专网阅读更多《新加坡故事》特辑内容。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