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自OpenAI于2022年底推出ChatGPT服务后,成了街头巷尾的热门议题,各行各业都面对冲击。虽然人工智能的发展在ChatGPT之前已有六七十年历史,由于硬体和演算法的局限,生成式AI只能在客观条件成熟后蔚然成风。

生成式AI通过分析文本、影像等数以亿计的大数据,以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的方式来产生用户指定的内容。元朝戏曲《琵琶记》:“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古代文人苦读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十年才能赴京考试。今日,我们只要手指轻轻一点,ChatGPT就能写出脉络清晰的答案。

ChatGPT聊天程序依赖其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 LLM),比如GPT-3、GPT-4和近日的GPT-4o,通过单词或单词标记训练来学习人类可以理解的自然语言。为提高这些语言模型的输出成果,学者们提出“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来系统化地描述用户的任务和需求。简单来说,通过一系列中间步骤和提示,用户能“鼓励”或“禁止”LLM思考及推理的方向。好比学校老师在设计一道有难度的考题时,以多个小题来引导学生解题的方向。有效的提示对于成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