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人指路

散步 发现城市别样风景

字体大小:

近来,城市漫游或散步(Citywalk)这种最原始、最简单的旅行方式,在各大亚洲城市蔚为风潮。在香港年轻学者黄宇轩眼里,走路的学问可不小。已出版两本散步学专著的他以当地人的视角,推荐适合散步的香港街区及隐藏景点。

大部分的人不是天生都会走路吗?那么散步有什么难,需要学吗?

如果你问香港年轻学者黄宇轩,答案都在他写的两本书里。畅销的《香港散步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不少香港散步路线;2023年8月中出版的《城市散步学》结合了不少城市学理论,引导你在熟悉和纷乱的城市里如何看,看什么,如何重新挖掘出散步和看的乐趣。

亚洲现Citywalk风潮

近来,城市漫游或散步(Citywalk)在各大亚洲城市蔚为风潮,除了港日台,在中国大陆也十分火。小红书上标注的Citywalk笔记已经超过155万+,我也经常看见朋友圈里北上广的朋友都在citywalk。在书店里,也有不少以城市漫游为主题的旅游书,让你通过最原始和最简单的方式来认识一个目的地。

《香港散步学》在草根书室有售。(叶孝忠摄)

城市散步,简单来说就是在城市里溜达闲走。或许我们太习惯依赖科技来解决问题,不像过去要办一些事情,都必须到现场去,人和地方的关系越来越疏离。又或许这些风景太过熟悉又在身边,以致我们觉得理所当然了解它。城市散步的兴起,就是让人再次由家里出发,到街上闲逛,推崇这种旅行方式的达人,似乎有一双神奇的眼睛,懂得发现别人看不见的风景。

散步之所以流行,或也跟疫情有关,人们无法出远门,只好在身边的地方闲晃,去探索平时难得探索的街区。散步学最大的贡献,莫过于让城市居民更认识自己的城市并和社区有了联结,另外通过散步,你也能锻炼自己观察的眼光,不再把眼前所见的戏剧,当成理所当然,一沙一天堂,看见的是沙还是天堂,就看你的步伐有多慢,五官有多敏锐。通过这些探索和了解,你对所处的城市,自然也会多了一份贴身的感情。

黄宇轩认为大坑,这个躲在闹区里的小街区,是香港典型的新旧共存的街区。(叶孝忠摄)

达人推荐香港散步街区

我和黄宇轩约见,谈谈散步,并让他以当地人的视角,为新加坡的读者推荐一处有意思也适合散步的香港街区。他建议我们在大坑见面,那是他生活多年的地方,也是《香港散步学》书里推荐的第一条路线。

大坑街区设立的历史看板。(叶孝忠摄)

问:能不能推荐一个适合新加坡人散步的街区?

答:大坑,这个躲在闹区里的小街区,对着维多利亚公园,离天后和铜锣湾不远,都能步行抵达。这里过去曾是铜锣湾内的一个山谷,也有小村落,后来形成以唐楼及公寓为主的社区,现在也渐渐变得时尚化,多了不少精品餐馆等,但它同时保留了一些老店和闲散的气息,是香港典型的新旧共存的街区。(作者补充:去铜锣湾时不妨花一些时间来大坑走走,记得十几年前香港朋友就带我到大坑的炳记茶档吃早餐,现在它也早已经成为网红店,不少人为了奶茶和猪扒面心甘情愿排得地老天荒。炳记也是香港越来越少见的绿皮排档。每年中秋节大坑都会举办舞火龙活动,这是一场十分壮观的民俗活动,一条插满了香的火龙,在参与者的挥舞下,游弋于大坑的街区。传说因为1880年有村民死于瘟疫,因此举办舞火龙和燃放鞭炮能消灾解难。)

问:能不能推荐一些街区里“隐藏的景点”?

答:大坑有很有意思的公屋(类似新加坡的组屋),比如励德村,你可能在IG上看到这几栋圆桶形楼房的照片,其开放的天台还是一个游乐场(造型类似新加坡已经拆掉的珍珠苑),但它一般情况下是进不去的。

大坑的街道呈棋盘式,很容易逛。第二巷4号是一栋带有Art Deco风格的建筑,过去被不少业主涂成不同的色彩,但近来新租户找来建筑史学者修复,恢复了建筑“上海批荡”(一种类似水磨石的建筑工艺)风格,现在成了The Shophouse的艺文空间,有展览时,可以参观。

问:对新加坡人而言,来这里散步,最大的卖点可能是吃,能不能推荐较少游客知道的餐馆?

答:这里过去有不少修车行,因此不少茶餐厅主要为蓝领工人服务,分量大且价格实惠,比如我个人喜欢,也是当地街坊经常会光顾的祥胜茶餐厅,不少人喜欢它家三四十种选择的碟头饭(即盖浇饭),其中梅菜肉饼炒米十分受欢迎。

祥胜茶餐厅的碟头饭很受欢迎。(叶孝忠摄)

另一家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New York Club,餐厅装潢普通,名为New York Club,又主打世界各地的食品,包括泰国菜、上海菜等,做法一点都不正宗但也颇为美味,这里俨然如当地人的客厅,进进出出,永远热闹。

小贴士:游客可以如何进入大坑?

你可以在天后站出站,看地图走到火龙径。这条小径上经常会看见遛狗的主人们彼此寒暄闲聊,走到这条小路的尽头,就是大坑的街区。这里有不少的唐楼,随便乱走,自己去发现。莲花宫侧边有一条小路和天桥可以走到后山的励德村,由此往上山的方向走,能走到香港的虎豹别墅,同样是一组古灵精怪的建筑,这也是虎标万金油创办人胡文虎的故居,现已受保留,不时对公众举办免费导览。

(本文作者是出版人、旅游作家和旅行的人)

香港的虎豹别墅。(叶孝忠摄)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