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灵气,苏州秀气,南京则是帝王气,正所谓“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飞机到达南京已是傍晚,5月初的天气,正午热,早晚有些凉意。暮色降临,正是夜游秦淮的好时间,只见夫子庙前张灯结彩,江南贡院熠熠生辉,乌衣巷里人影穿梭,秦淮河上游船往来,加上岸边的古装戏曲表演,真是丝竹管弦,歌舞升平。这里既有“烟笼寒水月笼沙”,也有“朱雀桥边野草花”,既有“旧时王谢堂前燕”,也有“浓春艳景似残秋”,心中一时涌上古人句,又想到朱自清那经典的散文。想必从古至今,此处都是这样热闹非凡,繁花似锦吧!
钟山风景区自然是南京市的名片,就算坐观光车,粗略游览各处也要两个多小时。车辆缓行,微风拂面,正是初夏的好时节。道路两旁整齐的栽种着三叉法国梧桐,象征着孙文先生的三民主义,满山的雪松则代表着对革命志士们的缅怀之情。鲜花朵朵,绿树成荫,虽庄重严肃却充满勃勃生机。在参观了“小红山官邸”、明孝陵及灵谷寺之后,便来到孙文先生长眠之所——中山陵。虽然已经看过相关照片,但身临其境,还是不由得心生肃穆。经过“博爱”牌坊,走在墓道之上,两旁松柏参天,郁郁葱葱。穿过汉白玉石狮镇守的“陵门”,眼前的碑亭之中赫然矗立一座九米多高的花岗岩石碑,其上用颜体正楷书写着“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的金色大字,气势磅礴,庄严雄健。绕过石碑便登上那著名的象征着当年3亿9200万国民的392级台阶,登阶时身体自然向前倾,表示向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致敬。当登上祭堂回身眺望整座钟山及南京市时,眼中无限辽阔,心中无限感慨,同时也深深叹服设计者的良苦用心。雄伟的祭堂门楣上,分刻鎏金篆字“民族、民权、民生”和悬挂“天地正气”匾额。中山先生身着长袍马褂,举目凝视之坐像矗立堂内,使人心生敬畏。通过小墓门,进入圆形墓室,仰头是马赛克镶嵌而成的国民党党徽,低头则是中山先生的墓穴,其上是捷克艺术家按照先生遗体雕刻而成的汉白玉卧像。瞻仰者环绕一周,缓步而行,不敢高声,肃然起敬。
一座总统府,半部近代史
来南京不能不看总统府,“一座总统府,半部近代史”。这里是明朝的汉王府,是清朝的两江总督署,是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的大行宫,是太平天国时期的天王府,也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更是国民政府所在地,现在则是中国近代史博物馆。整片建筑群以清晰的中轴线分为东西两部分,既有像煦园、复园等中国传统式园林,也有像政务局大楼、行政院等西洋式建筑。漫步其间,时而亭台楼阁,湖光水影,颇具江南气息;时而气势宏伟,民国气质,甚有欧陆风情。古树栉比,绿竹依依,雕梁画栋,石径幽深。想当初金戈铁马,电闪雷鸣,曾有多少英雄故事;如今一缕斜阳照进,玻璃窗内外还是旧日模样。那些过往,都化作历史中的一页,供后人凭吊与记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