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外一片荒凉,那维吾尔族导游看我们无聊,便在车上唱了好几首歌给我们解闷,虽然他的音色不怎么样,但歌曲首首好听让人欢愉,我那原本翻腾的胃竟也好了起来。导游唱《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在银色的月光下》《半个月亮爬上来》,还有《青春舞曲》。他唱的是创作了不少西部民歌的音乐家王洛宾的歌曲。我们正要去吐鲁番,吐鲁番的葡萄沟正好有间王洛宾音乐艺术馆。

吐鲁番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个山间盆地,最低点为低于海平面约154米的艾丁湖,也是中国陆地的最低点。吐鲁番的阳光猛烈,空气干燥,天气热而且降雨量极少,所以被称为“火洲”。

坎儿井把沙漠变绿洲

吐鲁番在民族语的意思是“富庶丰饶的地方”。那里的干旱气候本不适合发展农业,但因为采用了坎儿井这有“地下运河”之称的古老地下水利灌溉系统,再加上本身的优越光热条件和日夜的较大温差,竟造就了吐鲁番栽种的瓜果葡萄,收成丰富,品种优良,超甜的,成了极负名望的葡萄和瓜果之乡。吐鲁番也被誉为“葡萄圣城”,难怪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一听到吐鲁番就自然联想到挂在架上的青青葡萄串。

坎儿井的出水口。(作者提供)
坎儿井的出水口。(作者提供)
坎儿井有“地下运河”之称,是古老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作者提供)
坎儿井有“地下运河”之称,是古老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作者提供)

利用天山的融化冰雪,坎儿井把部分吐鲁番从沙漠变成了绿洲,吐鲁番的坎儿井于2024年9月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是至今仍有部分在使用的文化遗产。我在吐鲁番有机会进入一个真实的坎儿井看内部结构。其实就是一条水渠,由竖井(施工井和通风处),暗渠(地下渠),明渠(地面渠)和涝坝(蓄水处)组成。我摸了摸暗渠的断面层,湿湿冷冷的;从竖井可以望出去外面,这是从前的劳动人民用木棍定向法和油灯定向法人工挖出来的长长渠道,过程该有多艰难啊!难怪吐鲁番人从小就被教育要爱惜水。

火焰山地表温度达81°C

《西游记》里写的火焰山,就在吐鲁番。火焰山的样子应该是超乎很多人的想象,想看到“火焰”山,就要凭想象。火焰山的赤红色山体,平均高度为500米,那垂直紧密排列的沟壑,看起来有些像火苗,当地面强烈受热气流上升时,就有山仿佛在燃烧的效果。火焰山景区有几处《西游记》的主题雕塑,有铁扇公主、牛魔王、唐僧、齐天大圣等。雕塑前总有长长的人龙排队等着拍照,尤其是那做成金箍棒样子的12米高温度计,更是人龙不断。

《西游记》主题塑像,有铁扇公主、牛魔王、唐僧、齐天大圣等。(作者提供)
《西游记》主题塑像,有铁扇公主、牛魔王、唐僧、齐天大圣等。(作者提供)
“金箍棒”温度计,高达12米。(作者提供)
“金箍棒”温度计,高达12米。(作者提供)

这金箍棒温度计,可以测出火焰山景区的地表温度。2024年6月23日火焰山景区的地表温度竟飙升到81°C,非常的热!据知有些游客的鞋底还热到粘在地上。这种极热的感觉,让人觉得火焰山也是热烘烘的。有些游客为了体验这“极热”的火焰山,还特地选在最热的时候去玩,感受被烈日烘烤的滋味。据知火焰山还在8月时举办“赤脚大仙”高温挑战赛,还真有人参加,走完后脚底烫伤了还起泡。我到火焰山时,不觉得很热,就因为不太热我也错过一些我想看的。

火焰山的赤红色山体,平均高度为500米,垂直紧密排列的沟壑,看起来有些像火苗。(作者提供)
火焰山的赤红色山体,平均高度为500米,垂直紧密排列的沟壑,看起来有些像火苗。(作者提供)
葡萄沟是吐鲁番的著名景点。(作者提供)
葡萄沟是吐鲁番的著名景点。(作者提供)

葡萄沟是吐鲁番的一条绿丝带,也是中国知名景区。中国教育部审定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上册第11课,就向学生介绍了《葡萄沟》。课文有介绍葡萄沟出产的水果,5月有桑葚,6月有杏子和无花果,7月人们最喜爱的葡萄就成熟了。还说这个时候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人吃个够。我去吐鲁番前问过旅行社的负责人和导游,10月中到葡萄沟还有葡萄看吗?他们都说有,我也就放心了,猜想可能有些葡萄品种是较迟成熟的。吐鲁番之行我最盼望的,就是到葡萄沟看美丽的新疆女子在葡萄架下的曼妙身影,还有那串串的葡萄。

葡萄沟的葡萄准备“冬眠”

我们坐电瓶车到葡萄沟,那女驾驶员热情友善,车上播着轻快的新疆歌曲。她驾驶速度蛮快的,路上凉风扑面,有点冷但极舒服。这里的房子多是方方正正平顶的,我们路经葡萄沟民俗村、居民住家、早餐店、美容沙龙、葡萄园、理发店;看见多彩的房子大门,变黄了的白杨树阵,红色的秋叶,潺潺水道,间中还停车让路给羊群。蛮享受路途看到的他乡异景。

10月中,在葡萄长廊上的架子上,还可以在一些角落看到葡萄。(作者提供)
10月中,在葡萄长廊上的架子上,还可以在一些角落看到葡萄。(作者提供)

约15分钟的车程后我们到了葡萄沟,游客很少。抬头看葡萄长廊上的架子,真的还可以在一些角落看到葡萄,可惜都快干瘪成葡萄干了,也有葡萄是半串已变黑的。还挂在架上的葡萄没有一串是新鲜好看的,不知这些葡萄是刻意留着给迟来的旅客看的吗?看不到新鲜的葡萄,大家难免失望,但还是掏出手机拍照。“来得太迟了!应该在天气热时来才有葡萄看。”朋友们说。导游说吐鲁番的葡萄节是在8月举行,那时来葡萄沟就可以看到一串串的新鲜葡萄挂在架上,葡萄成熟时来,还可以品尝到百种葡萄呢!他还说我们10月中才来,葡萄藤已准备进入“冬眠”了,农人把葡萄叶清除后,会用葡萄埋藤机给葡萄藤盖上一层厚厚的泥土,就像盖上了厚厚的棉被,准备舒舒服服地过冬了,隔年春天来到时才再把葡萄藤挖出来搭回葡萄架。

我们离开葡萄沟时,看见工作人员正在清理葡萄叶,地上都是叶子。葡萄沟的设施也大多关闭了。

葡萄沟家家户户种葡萄,房前屋后遍布葡萄架。葡萄沟就像个天然的葡萄博物馆,品种有几百样。葡萄的名字有的还蛮有趣,如红玫瑰、马奶子、白加干、绿宝石、木纳格……这次的吐鲁番之旅,葡萄没看成,倒是看到很多晾房。蜂窝状的晾房建在山坡上,墙壁是方形的洞组成的,方便通风。晾房里有很多木架子,葡萄挂在架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葡萄的水分蒸发掉,自然晾干成葡萄干。

山坡上蜂窝状的晾房,墙壁是方形的洞组成的,方便通风。(作者提供)
山坡上蜂窝状的晾房,墙壁是方形的洞组成的,方便通风。(作者提供)
展示的晾房内观。(作者提供)
展示的晾房内观。(作者提供)

到农家吃葡萄干弥补遗憾

导游见我们吃不到葡萄,怕我们说葡萄是酸的,便带我们到葡萄沟的农家吃哈密瓜和西瓜。这次是真正的走入农民的葡萄园,好大的园地!葡萄藤蔓恣意地在架上蜿蜒盘旋,没有葡萄的影子,只有几只羊在吃地上刚清下来的葡萄叶。我们刚吃完甜甜的哈密瓜,农民就掀开一块盖着一张长桌子的布,原来桌上摆着各种葡萄干,一格格的,像似葡萄干拼图。葡萄干都挺大颗的,是我们平时吃的几倍大。我们忙着品尝,啊!果肉柔软,色泽美丽,非常的甜,有些还带种子呢!农民集中介绍那些价钱比较贵的葡萄干,说能帮助清理身体,有些能帮助睡眠……我们品尝后都觉得味道不错,离开吐鲁番时都带了不少葡萄干,以弥补在葡萄沟吃不到新鲜葡萄的遗憾。

吐鲁番的葡萄干大又甜。(作者提供)
吐鲁番的葡萄干大又甜。(作者提供)

隔天坐火车离开吐鲁番到敦煌,约5小时车程,此趟旅游行程遥远,疲于奔波。在火车上无聊吃葡萄干打发时间,突然有所感悟,其实也要千里迢迢去到吐鲁番,才能有机会吃到葡萄沟的优质葡萄干,所以要珍惜所得,就算错过了吐鲁番的葡萄成熟期,也不必有太多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