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春天,前往“春城”昆明看樱花,同时编排了两条旅游路线,其中一条是在大理逗留三天作深度旅游;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主要在大理取景拍摄,旅游景点都有“我在有风的地方等你”这类标语,才知道无意间闯入了“有风的地方”。

沙溪古镇是昆明赏樱后北上第一站。它位于大理州剑川县,离大理县城120公里,是春秋战国时期流传至今的古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富足物产,也使它早在汉唐时期就成为茶马古道一个重要驿站。

抵达时已是午后四4点多钟,古镇非常安静,狭窄的青石板街道一边是溪流一边是土砖泥墙木楼房,家家户户紧闭的门前种着茂盛而美丽的石莲花。

入夜,沿着寺登街的溪流,水光涟潋,古镇中心的四方街广场,古戏台和戏台上下的明代壁画,还有悠悠的茶马古道,在夜色里流露温柔的光芒,几家民歌餐厅和茶寮散发幽黄灯光,若是心累了,此处正好歇息。

夜色璀璨大理古城

不管你是第一次还是多次到过大理,大理古城是必须去走走看看的。大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时先后是南诏国(738年)和大理国(937年)的都城,是云南省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曾作为云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达500余年。

华灯初上,是古城最美的时刻,城楼亮起灯,一些巷弄张灯结彩、亭台楼榭、巨幅绸带书法和宫灯,仿佛来到盛唐,极富东方韵味。入夜的古城,炊烟袅袅,各式餐饮店门庭若市,桌椅摆到走廊,若是饿了,来个云南汽锅鸡或土鸡野菌火锅,正好暖胃。

大理古城西侧是巍峨壮丽的苍山,可眺望山峰上的白雪,东侧是辽阔的洱海,围绕着洱海有许多新旧景点,西边从北到南有蝴蝶泉、海舌公园、喜洲古镇、崇圣三塔、大理古城、磻溪S湾等。

海舌公园是看洱海、亲近洱海最理想的地方。公园门口有许多用绢花装饰的出租脚踏车,入口不远就有大片湿地和小树林,树林漂在水面,有诗在远方的意境。

海舌公园大片湿地漂浮着小树林,有诗在远方的意境。(许月英摄)
海舌公园大片湿地漂浮着小树林,有诗在远方的意境。(许月英摄)

白族风情第一镇

喜洲古镇是现存保存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有着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庭院格局。这些民居雕梁画栋、斗拱重叠、翘角飞檐,门楼照壁的彩画装饰艺术绚丽多姿。

来喜洲古镇除了看白族民居和古色古香的商业街,这里还有免收门票的农耕文化艺术馆,展示旧时家庭日用品、民间摄影作品、农耕时代喜庆过节的泥塑作品,让游客走进传统建筑里感受独特的白族文化。附近还有小公园,展示扎染作品、茶艺,以及有意思的文创装置。

保存最多、最好白族民居建筑群的喜洲古镇。(许月英摄)
保存最多、最好白族民居建筑群的喜洲古镇。(许月英摄)
喜洲古镇的扎染工艺。(许月英摄)
喜洲古镇的扎染工艺。(许月英摄)

渔村小镇变身文旅胜地

洱海东边的双廊古镇,历史上是大理文明发祥地,在南诏大理国曾是重要军事要塞和水军基地,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是个小渔村,渔民屋舍建在岸边靠海为生。如今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小镇,是拥有14处古迹和保留明清街道和白族民居的云南文化名镇,拥有“洱海风光第一镇”美誉。

随着时代发展,渔村逐渐变为靠海休闲地区,老房子转型为餐饮和特色小铺,入驻的店家以花卉植物和各种装饰,打造出浓浓的休闲风。双廊古镇南边的挖色镇,曾经是洱海边的鱼米之乡,是白族文化发源地。如今渔业没落,仍有少数渔船渔排和废弃的码头,保留了洱海朴素的美景。

挖色镇仍有少数渔船和渔排,保留了洱海朴素的景色。(许月英摄)
挖色镇仍有少数渔船和渔排,保留了洱海朴素的景色。(许月英摄)

相关内容:


千帆过尽才发现,壮龄正美丽。关注壮龄go! 特制内容,加入壮龄go! 社群,一起过好人生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