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在香港是一个老掉牙的社会问题。许多买不到房的港人等候多年,仍未能入住香港政府提供的公屋(即廉租房)。当局早前在新一年度的《施政报告》中提出以“集装箱”方式,在短时间内兴建大量简约公屋,这项措施能为基层家庭带来一丝曙光吗?
香港市民周玲(43岁)与丈夫及八岁的儿子申请公屋已有七年,目前一家人仍住在深水埗区一间约80平方尺的劏房(即分间楼宇单位)。
《联合早报》记者星期一(10月31日)到周玲的住所采访。刚进门,要先经过一条窄小的走廊通道,才能慢慢走入她一家的蜗居。
住房在香港是一个老掉牙的社会问题。许多买不到房的港人等候多年,仍未能入住香港政府提供的公屋(即廉租房)。当局早前在新一年度的《施政报告》中提出以“集装箱”方式,在短时间内兴建大量简约公屋,这项措施能为基层家庭带来一丝曙光吗?
香港市民周玲(43岁)与丈夫及八岁的儿子申请公屋已有七年,目前一家人仍住在深水埗区一间约80平方尺的劏房(即分间楼宇单位)。
《联合早报》记者星期一(10月31日)到周玲的住所采访。刚进门,要先经过一条窄小的走廊通道,才能慢慢走入她一家的蜗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