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综合讯)香港特首李家超即将公布《施政报告》,有教育界人士建议采纳境外招生,以缓解中小学生源短缺。

李家超星期三(10月25日)将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香港中通社引述消息称,内容或涉及人口议题以及将香港打造成国际高等教育枢纽。

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副主席邓飞提议,香港参考新加坡模式,允许中小学招收境外生,如东南亚、中国大陆等学生群体,学校可自负盈亏,既发展教育产业链,又缓解香港生源不足的局面。

邓飞说,“抢人才”可部分缓解学童流失,但难补全缺。他认为来港人才偏好顶尖学校,引发“马太效应”,使优质学校生源充足,而其他则仍难以为继。

香港近年适龄学童人口持续下降,导致部分学校陆续停办。香港教育局数据显示,全港中小学及幼儿园连续两个学年流失超三万名学生。立法会文件预测,2029年适龄小一生将较现在减少8500人。

延伸阅读

港媒推算香港在过去一年流失中小学生逾2.7万
据报香港拟提高八大高校非本地生资助学额至40% 

《星岛日报》报道称,新一份《施政报告》在中小学及幼儿园基础教育的新措施相当有限。由于公共财政开支紧缩,教育局在中小学的政策上缺乏灵活空间,或主要采用“软着陆”方式应对学龄人口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