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综合讯)香港特首李家超说,香港房屋市场要健康发展,土地供应主导权一定要在政府手里,否则落入利益藩篱的控制之中,不符合市民与香港的利益。
综合香港无线新闻与《明报》报道,星期二(10月29日)出席行政会议前,李家超回应媒体提问时说,经验显示,造地不足会导致土地与房屋供应不足、楼价失控和市民上楼困难等问题,而造地动辄需要好几年。
他举例说,港府2000年初曾停止造地一段时间,导致其后要处理一些实际情况,“很不理想”。
李家超指出,造地和供应土地是两件事,就如政府要尽量发掘财政来源,确保有钱可用,也可将多余的钱放在银行,不是一定要花光,造地也是同样道理。
他说,造地需要时间,所以要不断造地,在需要时推出土地,供应市场建屋,让市民置业安居,也可以将当时不需要推出的土地储备起来留待他日之用。
李家超说,判断需要供应多少土地,要按照客观数据,任何政府都不会轻率行事,他相信往届和现届港府都同样是严肃、实事求是地处理这个问题。
香港楼价已连跌五个月,9月更创下近八年新低,一些分析认为,港府造地加大土地供应,可能造成楼价下跌,并引发负资产问题,加重政府财政负担。
前特首梁振英10月24日就在脸书发文称,目前香港土地及房屋供应确实短缺,但未来供应并非越多越好,建城造地是科学和专业的,不能拍脑袋,矫枉过正的后果会很严重。
梁振英提出,要”慎防供过于求“,并指楼价大幅下跌,对解决住屋问题诚然是好事,“但衍生的负资产问题、金融问题和政府财政问题,应如何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