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近年积极抢人才,周五(11月1日)再推出三项吸引人才的优化措施,并表示正制定主动邀请人才赴港的政策细节,预计明年下半年推出。

《香港国安法》实施四年以来,最少有10余万港人已移民。2022年10月,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上任后的第一份《施政报告》中,提出多项抢人才措施,至今共收到超过38万宗申请,近24万宗获批,已有约16万名人才携同家人抵港。

其中,夺得七届世界斯诺克冠军的英国名将奥沙利文(O’Sullivan),本周四宣布经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成为香港居民。香港入境处当天在社交网站分享奥沙利文接受入境处长郭俊峰访问的片段,称选择成为香港居民,是因为香港的良好税制、美食和文化,认为若想有美好生活,就应该到香港。

港府为了进一步吸引人才,周五宣布即日起推出三项措施,优化“高才通”计划及优才计划。其中一项是扩大高才通计划的合格大学名单,由原有的185家增加13家至198家。

另一项措施是延长高才通计划A类申请的首个签证年期。由今年《施政报告》公布当天、即10月16日起该类人才获批的首个签证期限年期,由两年延长至三年,便利他们尽早规划带同家人移居香港。

港府也优化优才计划下“综合计分制”,以评核问卷取代原有逐项计分方式。当局解释,原有的评分制及甄选程序较复杂,申请者等候时间长,资源利用不理想,新的方法有助缩短审批程序。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认为,三项优化措施将有助进一步广纳香港发展所需的人才,丰富本地的人才库,提升竞逐人才方面的竞争力,巩固香港作为国际人才枢纽的地位。他透露,今年《施政报告》提出主动邀请人才来港,当局正制定政策细节,预计明年下半年推出。

香港中文大学政务与政策科学学院讲师孔永乐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认为,港府过去几年的抢人才措施,虽然吸引了许多人申请,但暂时以来自中国大陆为主。“香港是国际大都会,有能力吸引更多不同国藉的人才,但不少欧洲及亚洲例如日本或印度的著名学院,并不在人才名单之内。当局日后应考虑放宽申请条件,让更多欧洲和亚洲地区顶尖学府的人才来港。”

他表示,除了基本如语文水平及学历外,港府应要求申请人填写来港的行业意向,协助当局研究人才来港是否配合香港的经济转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