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大陆官方恢复深圳居民赴港“一签多行”签注安排,以及香港机场三跑道系统启用,香港今年全年访港旅客有望达到4600万人次,较去年增长约三成。
香港在疫情之后积极发展旅游业,推出不同特色活动吸引旅客,例如在今年10月公布新的一份施政报告中提出推动赛马旅游。国际马坛盛事“浪琴国际骑师锦标赛”和“浪琴香港国际赛事”分别于12月4日和8日在香港举行,就吸引了逾600名海外马迷参加旅行团赴港观赛。
综合港媒星期五(12月6日)报道,马迷除了到访马场,也享用香港美食、游览景点以及到商场购物。有旅行社负责人称,马迷团人均消费超过10万港元(1万7220新元),个别团员抵港翌日即花费近50万港元购买珠宝首饰。
此外,游轮公司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旗下的大型游轮海洋光谱号星期五抵港,为香港带来超过4800名国际旅客。这也是海洋光谱号自疫情期间撤出香港后,再次以香港为季节性母港。
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表示,本月海洋光谱号将提供五个从香港出发的航次,预计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将有超过2万名海外游客参加香港母港航次。明年公司以香港为母港的航线数目,会较今年增加一倍,一共有10个航次,包括游览日本、台湾及越南的行程。
延伸阅读
被誉为“世界上最有韧力的街头艺术作品”的红球计划,星期五也登陆香港。一个巨型红球即日起至12月15日,在全港10个地方轮流展出。
巨型红球的直径是4.5公尺,重约122公斤,于2001年开始“环球之旅”,之前曾在韩国、日本、比利时等地展出,香港是巡展的第48站。巨型红球星期五放置在中环10号码头,吸引了不少人到场与之互动,摆出各种姿势拍照留念。到场打卡的旅客及市民都认为红球外型独特,有助宣传香港和带动旅游。
香港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说,在今年首10个月,访港旅客已达到3700万人次,超越去年全年的3400万人次,预计今年全年访港旅客将达460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30%。
黄伟纶指出,随着深圳居民“一签多行”签注安排恢复,以及机场三跑道系统启用,他有信心明年香港旅游业前景将会更加乐观。除了让游客沉浸在香港文化中,2025年也将举办更多盛事,在给香港带来更多资金注入的同时,也将香港展示给世界。
香港中文大学政务与政策科学学院讲师孔永乐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从目前的访港旅客人数来看,今年香港旅游业表现不错,当中来自东南亚地区的旅客人数更大幅上升。港府正加强向外地宣传及推广香港,估计明年香港旅游业会继续发展。
他认为,旅游业的配套将影响香港旅游业未来发展,近年香港导游人数持续下降,港府及业界须要想办法培训更多青年导游。此外,香港也得考虑增设更多新景点,“例如北区有不少特色建筑及自然风景,相信对大陆及海外旅客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