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去年2月撤销所有楼市辣招,但无助楼市回暖。研究报告显示,全港逾120万个私人住宅物业的总市值,在撤辣一年后下跌近4800亿港元(约826亿新元),相当于每名业主的财富贬值约47万港元。
港府在去年2月28日公布的财政预算案中,宣布即时撤销所有楼市辣招,包括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根据地产中介公司美联物业集团星期三(2月19日)公布的报告,去年3月至今年2月18日的近一年间,香港一手住宅市场录得约1万6235起成交,较2023年3月至去年2月撤辣前的一年录得约9760起,激增约66.3%。
报告指出,随着去年2月底香港楼市全面撤辣,无论港人或非港人置业均无须再缴付印花税,这对中国大陆买家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大陆买家入市情况明显激增。
美联物业研究中心综合土地注册处资料通过已知买家姓名英文拼音鉴别,以去年3月至今年1月共11个月计算,大陆买家在香港楼市一、二手住宅注册量达1万1926起,较撤辣前11个月的5189起大幅急升约1.3倍;金额方面也上升超过1倍约达1291亿港元。
不过,香港住宅市场过去一年的成交量激增,并不等于楼价也同时上升。另一家香港地产中介公司中原地产集团星期四(2月20日)公布的报告指出,全面撤辣后,香港楼价一度连升两个月,累计升幅逾2%,但之后便连跌五个月。
反映香港私人住宅物业价格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最新为138.47点,与去年撤辣的145.37点相比,下跌近5%,意味着目前楼价已低过撤辣前水平。
中原地产统计指出,全港逾120万个私人住宅物业的总市值,撤辣后再跌近4800亿港元,平均楼价跌至699万港元,相当于每名业主的财富因此贬值约47万港元。与2021年高位比较,每名业主的财富更平圴减少283万港元。
中原地产亚太区副主席兼住宅部总裁陈永杰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香港撤辣近一周年,楼市“旺市未旺价”,成交量明显增加,但成交价未见上升,反映撤辣力度未够。
陈永杰认为,港府下星期三(2月26日)发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必须释放出明确的救市信号,才能为楼市带来正面刺激作用,激活物业成交量及楼价回稳。他建议当局允许市民用强积金供款作为置业的首期,以及将投资移民计划中的房地产投资金额上限,由原有政策的1000万港元增至全数计入。
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的香港美联金融集团星期四也建议,港府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应为投资移民计划推出三大优化措施,包括全数纳入房地产投资金额、降低投资门槛以及免除留港时间要求,藉此加速抢人才、吸资金、降库存及减财赤。
美联金融集团认为,虽然近期香港房屋库存数量略有回落,但仍处于高位。若港府能放宽计划限制,再加上人才计划、贷款利率回落等加持,整体房屋库存有望在两年内降至10万个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