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加征新一轮关税后,中国央行连续两个交易日大幅调弱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至两个半月低点,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水涨船高。但分析师指出,人民币快速贬值对中国弊大于利,官方将尽力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星期一(4月7日)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980元,为去年12月3日以来最弱。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宣布对中国加征34%关税后,央行已连续两个交易日将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弱逾90个基点。

星期一的中间价发布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跌至今年1月以来的新低。截至当晚9时,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报7.3072,较前一个交易日贬值0.36%;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报7.3217,环比滑落近0.4%。

通过人民币贬值保持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是中国对冲关税风险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市场对此的预期正在升温。富国银行预计人民币两个月内可能最多贬值15%,华尔街投行杰富瑞(Jefferies)更预测人民币贬值幅度可能高达30%。

彭博社则引述澳新银行(ANZ)亚洲研究主管吴勤力的说法称,中国央行将继续允许人民币中间价进一步走弱,但会采取有节制的方式,而不是一次性大幅贬值。

延伸阅读

陆港台股市节后首日全线暴跌 北京据报将提前推刺激政策
陆港台股市节后首日全线暴跌 北京据报将提前推刺激政策
中国反制美关税引发国内不同声音 有体制内学者吁以零关税回应遭批
中国反制美关税引发国内不同声音 有体制内学者吁以零关税回应遭批

马来亚银行高级外汇策略师林梅玲向《联合早报》分析,人民币大幅贬值虽然能抵消关税上调影响,但也会打击中国金融市场情绪,导致资本外流。此举还可能被特朗普政府视为报复措施,引发更大反弹。

特朗普3月初曾表明,他已就汇率问题与中国和日本领导人通电话,要求他们不要继续贬值人民币和日元,因为这样做对美国不公平。特朗普当时也暗示,他可能会用关税来解决问题。

特朗普首个总统任期内的中美贸易战期间,人民币兑美元累计贬值逾12%。

尽管星期一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再度走低,但仍高于路透社和彭博社调查预估的7.31元左右。去年11月特朗普胜选以来,中国央行一直将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定在高于市场预期的水平,分析师和交易员认为这表明央行对人民币贬值感到不安。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投资公司创始人达利欧则认为,中美两国可能谈判达成协议,通过让人民币升值换取美国关税措施让步。

达利欧上周六(5日)在社媒平台X发帖称:“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中国将面临更严重的通货紧缩和更令人沮丧的局面,进而需要实施更宽松的货币和、或财政政策。”

坊间传闻称,特朗普团队的终极目标是提出类似1985年广场协议的“海湖庄园协议”,通过迫使其他国家货币升值,重塑以美元信用货币为主导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为美国制造业重建竞争力。

林梅玲指出,除非美国能让其他国家协同配合并降低美元汇率,否则人民币单方面升值将增加中国通缩压力,这是中国不想面对的局面。

她说,中国政府还是希望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为达成贸易协议而放弃对本国货币的控制,并迫使经济作出调整,这样的情况不太可能发生。”

大华银行高级外汇策略师谢齐雄受访时分析,随着中美两国针锋相对地升级关税战,人民币波动性将进一步加剧。

谢齐雄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在今年第二季跌至7.55,第三季降至7.8的低点,随后在第四季回升至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