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综合讯)面对日益频繁的极端降雨,中国将加大对受泄洪影响人群的经济保障,包括由中央财政直接提供补偿,以及将牲畜损失纳入赔付等新措施。

综合路透社和中国政府官网消息,中国国务院星期五(6月27日)公布《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办法》,称《办法》旨在确保受洪水威胁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并合理补偿蓄滞洪区内居民因蓄滞洪遭受的损失。

在中国,将洪水分流至河道附近的蓄滞洪区,是缓解下游洪灾压力的重要调度手段。随着极端天气日益频繁,当局正越来越多地使用这些蓄滞洪区,不过其中一些地区此前一直未被使用,如今已转变为农田、养殖区或居民区,泄洪往往会引发社会矛盾

根据《办法》,中国中央财政今后将承担70%的补偿资金,地方政府负责其余部分。此前,补偿比例需要根据具体经济损失和地方财政状况逐案确定。

《办法》还首次将无法及时转移的家禽家畜纳入赔付范围,此前仅耕牛、马等役用动物可申请补偿。

延伸阅读

贵州榕江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 通知民众全部撤离
中国发改委安排2亿元人民币支持贵州等地洪灾灾后恢复

中国目前在长江等主要流域共划定98个蓄滞洪区,覆盖全国约三分之一人口。2023年夏季河北遭遇破纪录的大暴雨时,当局曾启用八个蓄滞洪区进行分洪,导致近100万人流离失所,引发民众对为了保卫首都北京而牺牲自家房屋和农田的不满。

中国官方星期四(6月26日)还公布了《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提出严控蓄滞洪区人口迁入,将引导人口、产业向洪水低风险区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