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前行政总裁李小加认为,中国过去的经济发展亏欠了数亿农民,产生的财富中估计有一半被国家掌握,应该用来合理补偿农民,“补偿这笔欠账,就是中国的未来”。
李小加星期四(10月2日)在新加坡举行的米尔肯研究院亚洲峰会一场对话会上说,中国能在过去数十年取得巨大成功,关键在于土地、劳动力、环境、储户权益四方面的“损失分配”(allocation of losses)能力。
他解释,中国给农民极低的土地补偿,用远低于其他国家的成本,实现了城市化和工业化;数亿农民工投身城市建设,拿到的微薄薪酬只是他们应得收入的一小部分。这两者再加上巨大的环境破坏和对储户资金流动性的限制,一共是四个他国都无法企及的条件,中国却做到了。
“(我们拥有)最低廉的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环境成本和资金成本,加上所有城市市长和各方人士都在这四个维度上竞争,这种成本结构在过去30年间吸引了大量华尔街这种国际资本,因为你根本无法找到另一个地方,能以这样的成本结构,来实现如此庞大经济体的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
李小加指出,过去30到40年中国经济创造的财富归属是一个关键问题:究竟掌握在谁手中?尽管尚无任何实证研究支持,他基于个人直觉推测,约50%的财富可能仍由国家掌控,另有20%可能归属于城市人口,而约10%或涉及官僚体系中的不透明部分或腐败部分,属于较小官僚群体。此外,他提到类似于“80/20法则”的分配格局,即80%人口可能仅分享20%的财富。因此,他强调,国家资源再分配的方式将成为未来焦点,以确保更公平的分享。
李小加说,“我们已经不那么在意增量增长了,那带来的变化有限”,远不如找到50%财富更好的再分配方式重要。
在他看来,国家掌握的这50%财富,应被用来补偿四大“损失分配”产生的巨额欠账,“我们必须投入资金帮助农民工,确保他们能在城市租得起房,让他们的孩子能(上学),获得医疗保障,得到某种程度的照料”。
李小加强调,中国需要确保做出奉献的一代农民,在后半生得到合理补偿。“补偿这笔对农民的欠账,就是中国的未来,我们正朝这个方向前进。”
李小加是在题为《中国展望:解读新的投资叙事》的对话会上,顺应主持人提出的关于中国经济周期方面的见解,发表上述看法。
有关分配不公的议题近年在中国社会持续升温,其中农民养老金与城市体制内人群退休金的巨大落差,尤其受到舆论关注。
主持人最后问李小加,如果有10秒钟时间与中国政策制定者交流,会提出什么建议?他回答道:“我没有什么可提供的,你们手头上的工作已经很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