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综合讯)中国国家安全部警告,外国间谍情报机构近年持续加大对中国粮食领域的渗透力度,窃取核心科研情报,强调这种行为对中国国家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中国国家安全部星期一(11月3日)在微信公号通报称,种子是农业的“晶片”(中国称芯片),种业安全关乎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大局,并指近年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违法获取中国大豆、玉米、水稻种子等农作物基因数据。
通报提到一宗案例称,某外国间谍机关以“合作制种”名义,长期向境内一名朱姓人员及其公司购买亲本种子,朱姓人员将这些种子放在其他申报出口的集装箱里规避监管,最终朱姓人员获刑1年6个月,另17名涉案人员则被处以不同程度的行政处罚。
亲本种子是用于杂交实验的第一代种子,中国严禁向外出售。
中国国安部还通报说,“某国”领馆人员带领多名农业、生物等专业人员构成的调查团队,先后多次赴中国某省重要农业产区,以开展“走访调查”名义,违规探查中国某农作物的产量和储备情况。
延伸阅读
下午察:中国农民的秋收之痛
通报说,该团队人员具有较强的反侦察意识,工作中十分小心谨慎,被中国国安机关掌握相关情况并及时制止,依法对相关人员开展处置工作。
中国国家安全部呼吁,民众如发现有危害粮食安全的可疑线索,可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举报。
路透社引述北京的策纬咨询公司分析师裴西霞称,北京长期以来一直将粮食安全视为国家安全问题,这与华盛顿长期以来将能源安全视为国家安全问题的做法类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