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湾有事”说,影响持续发酵,台湾海军退役上将陈永康星期三(11月19日)演讲时坦言,从海上交通密度看,如果台海发生问题,确实没有人是赢家,高市的说法问题在于将底线讲得太过直率,接下来只能从“存亡危机事态”的定义寻求战略模糊空间。
高市早苗本月初在国会意外明确宣示,台湾有事将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日本得以行使集体自卫权,引发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以“斩首论”回呛,中国也持续通过不同渠道向日本施压。
曾在马英九政府任内担任国防部军政副部长的台湾退役上将、现任国民党籍立法委员陈永康,星期三应邀在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演讲时,也谈及台海情势对区域局势的影响。
在演讲中,陈永康以多张战略航道图分析台湾在全球海运中的关键地位。他说:“全球大约25%的货柜航运通过台湾海峡,而全球贸易中超过50%经过台湾周边。”
他强调,海上交通线(Sea Lines of Communication,简称SLOC)是区域经济安全的重要命脉,因此“如果台海发生问题,没有人是赢家,因为没有人能承受得起经济、军事、金融的悲剧性损失。”
他指出,外界经常把台海冲突形容为“恶梦情境”,他提醒说:“是的,而且它不会单独发生,它一定会与南(中国)海、东海连动,甚至连到朝鲜半岛。”
他强调,任何区域冲突都将牵动整个印太安全架构,“不是单一事件”,因此决策者必须同时掌握不同时间、不同位置、不同活动与不同动机,以形成完整判断。
对此,《联合早报》在问答环节时追问陈永康,如何评论高市早苗的“台湾有事”说?他则回应,高市的说法问题是将底线讲得太过直率,国际政治中常讨论战略清晰与战略模糊,但分类并非绝对,而是依据国家利益调整。
他认为,日本与中国大陆如今都不愿退让,倒是若将“存亡危机事态”的定义重新框限于多重层次,从经济、能源安全到更广义的冲击,而非直接触及全面战争,或许能寻求战略模糊空间。
另外,美国国会辖下的“美中经济暨安全检讨委员会”星期二(11月18日)提出的年度报告示警,中国大陆持续快速提升攻台能力,解放军几乎可以在无预警下从例行演习转变为实战,而可能的时间点分别落在2027年、2035年与2049年。
谈及台海战争风险,陈永康也在演讲中分享过去与美国国安高层的对话。他表示,两年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前美军印太司令戴维森(Philip Davidson)进行对谈后,美方逐渐调整对台海情势的研判。
他说,美国情报与军事单位后续也认同,“他们提到台海在2027年前爆发大规模冲突的机率非常低,也许仍有1%的可能,但很低”。
陈永康认为,至少“2027年前可以安心,也许要看到2032年,那又是另外一个情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