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探讨采用核电能料有助降低国民的电费,但学者指出,要启用核电能,后续还有许多准备工作待完成,能否成功取决于下一任政府的政治意愿。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周一签署行政命令,把核电能纳入国家能源计划,以逐步淘汰燃煤发电厂。他也指示一个跨部门小组探讨重启前独裁者马可斯时代兴建的巴丹核电站的可行性。

采用核电能料有助降低电费,但受访学者指出,要启用核电能,后续还有许多准备工作待完成,能否成功取决于下一任政府的政治意愿。

杜特尔特的行政命令强调,菲律宾会秉持保障公共安全、国家安全、能源自足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关键原则,和平使用核能技术。

菲律宾当局的调查显示,菲律宾国内对干净能源的需求每年将增加4.4%,到了2040年需要额外68千兆瓦电能。行政命令指出,随着需求增加以及天然气能源枯竭,核电能对保障菲律宾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马可斯是在1976年下令建设巴丹(Bataan)核电站以应对当时的能源危机,核电厂终于1984年竣工。不料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灾难性的核爆事故,人们对核电厂的安全性产生顾虑,时任菲律宾总统的科拉桑决定“雪藏”巴丹核电站。

直至今日,巴丹核电站都不曾启用。菲律宾政府为了抵消核电站的部分维修成本,还于2009年开放核电站给付费游客观光。

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RSIS)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特拉亚诺(Julius Trajano)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菲律宾长期以来面对能源问题。菲律宾目前的燃煤发电厂得依赖外国进口煤炭,巴拉望岛西北部的马兰帕亚气田则预计在2024年左右耗尽。现有可再生能源供应也跟不上国内电力需求,加上乌克兰战事影响了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这都促使菲律宾政府寻找更可靠的替代能源。

特拉亚诺指出,以菲律宾国民的消费能力而言,当地的电费相当昂贵,引进核电能可有助缓解能源供应和成本高昂的问题,从而减轻菲律宾人的生活负担。

不过核电价格是否会更低廉,也取决于核电站的营运和建造成本等因素。

民调:近八成民众赞同重启现有核电站

2019年一项民调显示,近八成的菲律宾公民对重启现有核电站表示赞同,但如有选择,65%的人更倾向于建新的核电站。

特拉亚诺坦言,菲律宾经常发生地震和飓风等灾害,人们也可能担心菲律宾没有管理核电站的能力。但他认为,核电站相关技术多年来一直在进步,人们也吸取了福岛核灾难等的教训,只要做好事前的勘察工作,选定安全地点,即无需担心。

杜特尔特的总统任期即将于三个月后结束。签署行政命令虽然意味着菲律宾在发展核电能方面踏出了重要的第一步,但后续仍有许多工作有待下一届政府落实。

特拉亚诺举例说,菲律宾目前管制核能的相关法律是于1950年代至1960年代制定,已然过时,国会须重新立法,同时设立一个独立且完整的核能监管机构。

不过,菲律宾将在5月9日举行全国和地方选举,能否落实这项核能计划,还得看下一届政府的意愿。特拉亚诺说:“谁也不确定下一任总统是会继续推进这项计划,还是会推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