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1月下旬,出台“国内市场义务”新规以限制棕榈油出口,生产商须将计划出口的棕榈油保留20%在国内并按照固定价格销售。这个比率从明天起上调至30%,以确保国内食用油价格保持在消费者负担得起的水平。

(雅加达综合电)为了抑制国内持续升高的食用油价格,印度尼西亚进一步限制棕榈油出口,生产商计划出口的棕榈油从今天(3月10日)起须保留30%在国内销售,这个比率原本为20%。

今年年初全球油价上涨,印尼食用油价格飙涨逾40%。1月下旬,这个世界头号棕榈油生产国出台“国内市场义务”新规以限制棕榈油出口,生产商须将计划出口的棕榈油保留20%在国内并按照固定价格销售。

不过印尼贸易部部长默罕默德·鲁特菲昨天宣布,这个比率从明天起由20%上调至30%。这是为了确保国内食用油价格保持在消费者负担得起的水平。

他说:“我们把印尼摆在优先地位。”新比率将维持至情况恢复正常,即商店货柜架上不缺食用油,而且售价不超过官方规定的最高零售价。政府会在六个月后检讨这项新规,确定是否有必要再作调整。

欧美禁运俄罗斯石油 油价飙升加剧通胀压力

乌克兰危机促使欧美禁运俄罗斯石油,国际原油价格大幅走高。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日前一度突破每桶135美元,直逼140美元关口。亚洲是能源净进口区域,油价飙升加剧了通胀压力。

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印尼通过对食用油、液化石油气、燃油、电力等基本物资进行补贴,缓解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对印尼消费者造成的冲击。印尼2月份通胀率为2.06%,处于央行目标区间(2%至4%)的低端。这为当局提供了喘息空间,有望继续将利率维持在3.5%的历来最低水平。

然而加大补贴不是长远之计,这对国家财政及国营石油企业形成了沉重的成本压力。印尼政府不得不考虑上调汽油的管制价格,因为若不这么做,印尼国营石油公司PT Pertamina可能每月亏损多达5亿美元(约6.8亿新元)。

随着印尼重启经济,通胀率开始加剧。马来亚银行预测,若是印尼燃油零售价上升15%至20%,通胀率将进一步攀升1至1.5个百分点。

泰国和菲律宾也同样受通胀困扰。泰国粮食与能源价格持续上升,上月通胀率创下自2008年以来的新高;菲律宾央行行长迪奥诺则预测,在油价触及每桶120美元至140美元的“最坏情况”下,菲通胀率可能飙到4.4%至4.7%。然而泰菲两国政府均表示有足够的工具来应对冲击,央行无须过早诉诸加息。

作为原油净出口国,马来西亚料将看到贸易盈余增加。该国央行上周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历史低位,分析员预测央行可能在下半年开始让利率恢复到正常水平。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已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一次是在去年10月,另一次是今年1月。金管局让新元名义有效汇率略微升值,以缓解进口粮食及燃油价格上涨带来的冲击。

彭博经济研究(Bloomberg Economics)认为金管局“极有可能”会在4月采取双重收紧措施,即重新调整汇率波动区间的中点以及提高波动区间的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