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认为,投票日定在星期六,有更多选民能回乡投票;14天竞选期,也让各政党有更多时间准备及调整策略。
马来西亚大选提名日定在11月5日,投票日在11月19日。政治观察员认为,投票日接近东北季候风季节,选举期间有发生水灾的风险,不排除大规模水灾展延投票活动的可能。
马国国家元首则提醒所有候选人,要保持良性竞争,避免污蔑、煽动和抹黑等攻击性行为,并遵循选委会和警方的指示。
马国选举委员会星期四(10月20日)早上举行特别会议后,中午召开记者会宣布大选相关日期。这一次的提名和投票都在星期六;竞选期为14天,与之前柔佛、马六甲、砂拉越和沙巴州选举相同。马国法定竞选期最短为11天。
只有彭亨、霹雳与玻璃市将在同一天举行州议会选举;沙巴的布加雅州议席补选也将同步举行。
延伸阅读
选委会主席阿都干尼在记者会上说,合格选民达2117万人,比上届大选多了623万人。全国大选、三个州选举和一个州议席补选的竞选开销,预计达10亿1000万令吉(约3亿500万新元)。
看守首相依斯迈沙比里接受媒体访问时说,14天的竞选期相当充足,各政党得自行做好策划和准备工作。“14天是足够的。竞选期太长,也会有人投诉,说时间太长、竞选很劳累等。”
分析认为,投票日定在星期六,有更多选民回乡投票;竞选期有14天,也让各政党有更多时间准备及调整策略。
依斯迈10月10日宣布解散国会,根据宪法,选举须60天内举行。马国气象局预测,11月底东北季候风到来,多地可能面临持续大雨和大面积水灾。不少分析原认为,选举会在11月首两周举行。
马国拉曼大学新闻与政治系学者刘惟诚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此前多个在野党执政州未能决定是否同步解散州议会,因而拖延选委会工作。此外,选委会也需要更多时间,为来临的雨季做准备。
马国时事评论员蓝志锋说,投票日落在11月的第三周,非常接近东北季候风季节,选举期间遇到水灾的风险相对高。他说,如果投票日不巧发生大规模水灾,选委会有权展延受影响选区的投票活动。
为希盟首相人选 安华出战霹雳州
星期四晚上,在野的希盟在怡保会展中心召开大会,宣布人民公正党主席安华为希盟首相人选及领军人物。安华也正式宣布在霹雳州打扪上阵,希望能借此带动希盟的士气,并让霹雳成为希盟前线州。
希盟总秘书赛夫丁透露,希盟成员党已完成席位分配;至于希盟和选举伙伴的议席分配谈判,预料这几天内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