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马来西亚全国大选的提名日。由于最大政党巫统未能统合党内各派,加上在野阵营呈碎片化分裂,预料很多选区会出现多角混战,最终局面很可能是选票大分散,马国政坛在选后也很可能经历一次权力大洗牌。
马国第15届大选定本月19日举行,除了222个国会选区将全面开打,彭亨、霹雳和玻璃市三州也将同步举行州议会选举。
提名日这一天,各阵营候选人须在早上9时至10时之间,到所属选区的提名中心提交表格,并确认参选资格。为期14天的竞选期随即正式开始。
根据选举委员会星期五(11月4日)发布的数据,截至当天,全国已发出4326份候选人提名表格,其中3036份是提名竞选国会议席。这意味着,很多选区很可能出现多角混战,而且竞争激烈。
马国经历了四年多的政局动荡后,本届大选必然是政治联盟对决的战场,主要阵营包括国民阵线、希望联盟和国民联盟。从至今已知的候选人布阵看来,各大联盟都有不同的策略和盘算。
马国政治学者潘永强博士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希盟经历2020年的“喜来登事件”后势力已有所减弱,因此整体上采取的是谨慎和防守的姿态;反观形势较好的国阵,采取的是较大胆的策略,包括将许多资深的巫统部长和原议员除名。
马来选票料进一步分裂
他说,国阵兼巫统主席阿末扎希是希望通过铲除异己,巩固他在党内的地位和影响力,但这可能有其他后果。“这引起许多马来中间选民对巫统的不满和失望,进而转向支持慕尤丁领导的国盟。在这样的情况下,马来选票将进一步分裂。”
此外,不少本已淡出政坛的人物如今也重披战袍,有些还改在其他政党麾下竞选。分析认为,反对阵营碎片化和新政党林立,为许多人提供了重返政坛或开拓新地盘的机会。
分析:料无政党能独赢过半议席
据选委会提供的最新数据,本届大选的选民达2117万人,较上届增加了约40%,因为落实了合格选民年龄降至18岁以及自动登记选民制。不过,在选票严重分裂的情况下,预料没有任何政党能独赢过半议席,选后政党可能再结盟以组建政府。
默迪卡民调机构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国阵和希盟的整体支持率在伯仲之间,分别获得24%和26%的选民支持;国盟和马哈迪领导的祖国行动阵线则分别获得13%和2%支持。另31%的选民还没有确定支持哪个政党。
民调中心主任依布拉欣告诉路透社,最新民调结果再次显示,没有任何阵营能获得过半议席,选后可能需要至少三个政党来合作组建新政府。
由于预见此次选战激烈,马国警方宣布在提名日出动3万警力在各地维持秩序,并劝请各阵营支持者守秩序,勿做出挑衅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