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综合讯)通货膨胀导致马来西亚物价与外食成本不断攀高,许多民众因此暂停或减少到餐馆或食肆用餐,首都吉隆坡所在的巴生谷地区餐饮业者生意大受影响。
有业者说,7月以来生意量减少两三成。一些业者则被迫取消配合政府推出的平价爱心餐选项。
马国回教徒餐馆业者协会副主席穆达希尔告诉《南洋商报》:“很多人只在领薪的第一个星期带家人到餐馆享用大餐,其他时候则多数一个人吃简餐,以节省外食开销。这导致一些餐厅的生意量下跌两成至三成。”
穆达希尔说,即使到餐厅用餐,有些顾客也减少取用肉类,改以白饭、一小块鸡肉及一份蔬菜为主。据他观察,餐厅附近的年轻打工族,每餐只花3令吉(约0.90新元),三餐都改吃印度煎饼和拉茶或白开水。
据“自由今日大马”报道,巴生谷地区餐馆的生意量一直在下降。雪兰莪州首府沙亚南一家餐馆老板哈兹万迪说,8月以来的顾客量减少约两成。
业者实施轮班制 降低人力成本
他说:“人们仍要吃饭,但他们吃得不像以前那么多了。例如过去订购五份(食物),现在只订购三份。”由于需求下降,他必须调整员工的工作,他不想裁员,只好轮班降低人力成本。
不过,马国姑苏厨业茶酒楼联合总会长黄守群告诉《南洋商报》,传统茶餐室及酒楼其实未受影响。“高档餐厅食客可能少一点,但价格大众化的杂菜饭和平价餐厅的生意依然很好,毕竟人们每天都要吃喝。”
他也说,酒楼因为年底婚宴酒席多,业者忙不过来,所以没有顾客减少的问题。
为了避免物价高涨导致低收入者吃不上饭,马国政府今年1月与全国约1万5000家餐馆及食肆联手推出每份5令吉的爱心餐选项。由于近一年来各类成本居高不下,许多餐饮业者被迫停止或减少供应爱心餐。
新山一家餐馆业者沙胡尔告诉《星报》,他只提供三个月的爱心餐就撑不下去了。
他说,各种原料成本今年初还不算高,他的爱心餐还可以回本。后来包括白米的成本不断升高,他被迫停止供应爱心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