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路透电)2024年是全球多国的大选年,从印度尼西亚总统候选人的深伪视频到针对印度穆斯林的网上仇恨言论,社交媒体上的假信息在大选年来临前日增,但专家认为科技平台还没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

非盈利组织“科技全球研究所”创始人迪亚指出,近期大型科技公司裁员,新的网络内容监管法律束缚了审核人员的手脚,人工智能(AI)使得假信息更容易传播,这些都可能对全球南方国家造成更大的伤害。

她说:“自上一个选举周期以来,许多国家的情况实际上恶化了,滥用平台的人变得更加狡猾,但应对他们的资源却没有增加。”

她还说,由于科技公司大规模裁员,公司的优先事项也发生了变化。“加上平台必须遵守大量的新法规,他们没有资源主动去应对更广的内容生态系统和选举诚信生态系统。”

报告:社媒公司撤销遏制仇恨言论和假信息政策

美国非盈利组织“自由新闻”上个月在一份报告中称,在过去一年里,社媒公司Meta、X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至少撤销了17项旨在遏制仇恨言论和假信息的重要政策,并裁员四万多人,其中包括维护平台诚信的团队。

延伸阅读

世界经济论坛:假信息是未来两年全球经济最大风险
世界经济论坛:假信息是未来两年全球经济最大风险
深伪技术忽悠选民 影响各国选举结果
深伪技术忽悠选民 影响各国选举结果

此外,生成式AI工具可廉价、轻松地制作出以假乱真的深伪内容,人们越来越担心这些“材料”会被用来误导或混淆选民。在美国、新西兰和阿根廷等地,AI制造的深伪已经被用来欺骗选民,而当局承诺打击假信息,但在技术上它们还在努力跟上。

在许多国家,社交媒体上的假信息在以往的选举前后都造成了破坏性后果。例如,印尼2019年大选结果公布后,社交媒体上的虚假消息和号召暴力的信息激增,导致至少六人在骚乱中丧生。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助理教授贾利说:“虽然社交媒体公司已经开发先进的算法来应对假信息,但这些工具的有效性可能会收到当地情况的细微差别和英语以外的语言复杂性的限制。”

她说,来临关键的美国大选以及像以哈冲突或俄乌战争等国际大事,都有可能“耗费资源和精力,而这些资源和经历原本可以用于为其他地方的选举做准备。”

非营利组织“立即获取”(Access Now)的亚洲政策主任奇玛则认为,问题在于准备工作。他直言,大型科技公司未能在选举前与民间社会接触,也没有用当地语言提供足够的信息。

“数码平台对这个选举周期而言更加重要,但它们本身就不是设立来处理选举相关的问题,而且它们减轻危害的措施也不透明,令人十分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