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法新电)菲律宾致力减少对燃煤发电厂的依赖,并希望通过碳信用提前让燃煤发电厂退役,以成为发展中国家摆脱化石燃料的榜样。

不过,要关闭燃煤发电厂并非易事,因为这涉及许多方面,包括相关企业雇员众多,可能引发失业潮;加上不少国家的政府和行业巨头都有投资在燃煤发电厂,而这些发电厂,尤其是在亚洲的往往厂龄都很年轻,如果提前关闭,意味着收入损失。

洛克菲勒基金会(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能源与气候团队执行总监柯腾告诉法新社,正是因为这些因素,导致包括印度尼西亚和南非在内的国家,尽管已获得数十亿美元的融资以提前关闭燃煤电厂,但至今收效甚微。

他说,虽然如今可再生能源往往比煤炭便宜,但许多发电厂受长期合同保护,未感受到市场竞争压力。“这就是为什么发电厂退役率至今为零。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4500座燃煤电厂中,没有一座已被关闭,由清洁能源取代。”

为此,洛克菲勒基金会和人类与地球全球能源联盟推出了“煤炭到清洁信用计划”(Coal-to-Clean Credit Initiative,简称CCCI),利用转型碳信用额度激励新兴经济体加速淘汰燃煤发电厂,而这项计划首个瞄准的目标就是菲律宾南吕宋热能公司的燃煤发电厂。

延伸阅读

报告:东南亚燃煤及液化气大幅扩张 阻碍绿能转型
报告:东南亚燃煤及液化气大幅扩张 阻碍绿能转型
新菲企业探讨利用转型碳信用 加速菲律宾燃煤发电厂退役
新菲企业探讨利用转型碳信用 加速菲律宾燃煤发电厂退役

这座煤电厂原计划至少运到至2040年,但根据CCCI计划,它将提前十年于2030年退役,从而避免高达1900万公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按计划,当局将以可再生能源和电池储能取代燃煤发电厂,并为受提前关闭影响的工人提供财政支持或补偿。

柯腾说,CCCI计划得到了菲律宾政府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支持,两国的公共及私人领域都对转型碳信用非常感兴趣。

今年8月,新加坡与菲律宾企业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淡马锡控股旗下绿色投资公司GenZero、吉宝有限公司和菲律宾阿亚拉集团旗下能源公司ACEN将展开合作,探讨如何利用转型碳信用,加速菲燃煤发电厂的退役,再由干净能源设施取代。

燃煤发电厂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源,推动煤电厂提前退役被认为是实现《巴黎协定》和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的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