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政府计划全面发展海陆空交通网络,包括与中国合作打造货运“双枢纽”,并扩大铁路建设,以吸引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投资。
马国交通部长陆兆福星期二(12月17日)在2024年马来西亚—中国峰会上,介绍了马中两国在交通与运输领域的大型项目及增长潜能。
陆兆福说,交通部正专注于扩大货运领域,包括要将吉隆坡国际机场(KLIA)打造成东南亚主要的货运枢纽。“KLIA不仅是服务游客的航空城,还拥有大型的货运设施。许多大企业已在那里建立了重要设施,一些航空公司也设有自己的机库及维修和翻修设施。”
他透露,马来西亚机场控股公司已和中国河南机场集团展开讨论,目标是建立“双枢纽”战略,即郑州作为中国市场的枢纽,KLIA则作为通往亚细安的门户,进而连接中国和整个东南亚。
此外,交通部也将扩建槟城国际机场,以满足半导体产业对货运设施的需求。沙巴亚庇国际机场也将提升冷链货运设施,以促进海产出口至中国市场。
KLIA是马国最大、最繁忙的机场。根据美国纽约与新泽西港务局的最新统计报告,KLIA去年的旅客吞吐量为4724万人次,货物吞吐量为65万9582公吨。按货物吞吐量计算,KLIA在全球最繁忙机场中排名第42位,在东南亚仅次于新加坡樟宜机场(18位)、泰国素万那普机场(25位)和越南河内内排国际机场(40位)。
陆兆福:新柔地铁是马最重要基建项目之一
在陆路交通方面,交通部主要关注铁路建设,包括连接巴生港及关丹港的东海岸铁路。马国政府在铁路沿线规划了多个工业区,以期通过铁路网络,实现工业园区与港口之间的货物运输。
陆兆福也说,衔接新加坡和柔佛新山的新柔地铁系统虽然全长仅有四公里,却是马国最重要的基建项目之一。新柔地铁2026年底通车后,新马之间的跨境往来将变得更便捷,新山武吉查卡(Bukit Chagar)地铁站周边将发展成新的中央商业区。
“马新两国政府也在合作建设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这将吸引大量投资,尤其是新加坡的企业将把工厂、仓库和物流设施迁至柔佛。”
《联合早报》记者在场外询问陆兆福有关新隆高铁项目的进展时,他简短回应说:“会在适当时候公布。”
马国首相安华的政府上台后,提出重新探讨新隆高铁。政府今年全面研究高铁是否可行,重点关注高铁的长期经济效益和对国家财政状况的影响。马国当局今年9月说,预计会在今年底公布决定。
陆兆福也提到,马国政府希望在马六甲海峡沿岸建设更多港口,但认为这必须由私营企业主导及开发。
设立亚细安初创企业数码平台
马国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郑立慷在峰会上宣布,该部门属下机构“摇篮基金”(Cradle Fund)将设立亚细安初创企业(Startup ASEAN)数码平台,以推动亚细安初创企业生态系统中的科技创新合作。
郑立慷说,这个平台将由亚细安十国代表组成的特别工作小组负责开发,旨在推动有利于初创企业发展的政策、提升成员国的产业生态系统,并推动区域的深度合作。
“初创企业是技术增长的引擎,也是颠覆性创新的重要推动者。作为亚细安与中国科技创新关系的协调国,马来西亚致力于加强区域合作与知识交流。”
主题为“共创繁荣50载”的马中峰会在吉隆坡的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展览中心举行,是纪念马中建交50周年的压轴活动。为期三天的峰会聚焦多个关键领域,包括数码科技、交通和制造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