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曼海法新电)在距离泰国海岸约1000公里的印度洋上,一组工程师将一个直径两米的黄色圆筒置入水中。圆筒浮在海面上,并由缆绳固定在海床,监测来自海底感应器的信号和水位变化。

圆筒是海啸预警系统的探测浮标,协助确保日后出现大海啸时,能及时发出警报减少人命伤亡。

20年前的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底的9.1级地震引发大海啸,激起约30公尺高的海浪。当时只有非常基本的预警系统,无法及早通知印度洋周边国家数以百万计的居民疏散。10多个国家的超过22万5000人在大海啸中丧生。

灾后几年里,多国政府在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在太平洋所设的六个探测浮标基础上,建立起全球海啸信息系统。这个“深海海啸评估和报告系统”(Deep-Ocean 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of Tsunamis,简称DART)目前在全球设置了74个浮标。

这些靠电池供电的浮标设在地球上工作环境最艰难的海上,每两年必须更换。工程师团队最近尝试更换泰国岸外340公里的一个浮标,但不成功,必须等待几个星期重新出海。

延伸阅读

印度洋海啸说明抗灾重要 杨莉明吁亚细安全面协调应对灾害
印度洋海啸说明抗灾重要 杨莉明吁亚细安全面协调应对灾害
南亚大海啸20年 幸存者为社会献力 亚齐止战焕新生
南亚大海啸20年 幸存者为社会献力 亚齐止战焕新生

虽然这个系统目前只有50个浮标在运作,但整个网络还是有足够的覆盖率。

制造浮标的科学应用国际公司(Science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机械工程师斯托克利在放置浮标前,在电脑上对系统进行校准。他告诉法新社记者:“我认为这很有意义,它能拯救沿岸居民的生命。”

根据泰国官方数据,2004年的海啸在当地夺走超过5000条人命,另有3000人失踪。

泰国目前的两个DART浮标通过卫星连接全国沿海州府的130个预警广播塔。这些广播塔配有警笛和扩音器,能以五种语言广播信息。灾害易发区居民也会在海啸来临前收到手机短信,提醒他们尽快疏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海啸信息中心代表说,在2004年之前,发出预警可能需要15分钟到50分钟,如今五到七分钟内就能发出。

虽然预警偶尔会在泰国引起当地人和游客争先恐后奔往地势较高的地方,但居民对系统有信心。攀牙府班南肯村村长玛那沙说:“我们这里有一句话说,逃命100次总好过没在关键的那一次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