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吉兰丹州政府宣布,州内所有餐饮业者必须申请清真认证,才能更新营业执照。这项措施引发了非回教徒的强烈反对,认为将冲击马国的多元文化和信仰自由。

负责回教发展事务、宣教、资讯与公共关系的吉兰丹行政议员阿斯里星期四(12月26日)接受《马来前锋报》访问时说,哥打峇鲁市议会将率先实行这项措施,丹州其他地区将逐步跟进落实。

他强调,餐饮业者必须严格遵守八项标准,才可获得清真认证。“这些标准不仅涵盖食品和饮料,也包括厨房的环境卫生状况,以及使用符合清真标准的食材和产品。”

阿斯里说,州政府将与回教发展局、卫生部及国内贸易与生活费部合作,对申请清真认证的业者展开突击检查,以确保符合标准。

他进一步指出,截至今年1月,丹州共有453家企业获得清真认证,包括酒店、药房及理发店等。其中,405家由回教徒经营,其余48家由非回教徒经营。

延伸阅读

安华强化规范马国回教体系引发担忧
安华强化规范马国回教体系引发担忧
胡逸山:马国政治迷离中见曙光?
胡逸山:马国政治迷离中见曙光?

丹州强制申请清真认证的措施,引起非回教徒的不满。许多政治领袖也谴责伊斯兰党州政府的决定,违背了多元文化共存的精神。

民主行动党宣传秘书张念群星期五(27日)发文告说,这项措施无疑是在排挤非回教徒商贩,并将导致华人传统美食无法在丹州售卖。

马华公会副总会长刘亚强也呼吁丹州政府说明,这项措施是否涵盖提供非清真食品的业者。他认为,清真认证的申请应秉持自愿原则,而非强制推行。

丹州华人业者感错愕

吉兰丹中华大会堂会长黄保俊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透露,业界几个月前已听闻这个消息,许多业者感到错愕。“吉兰丹华人经营的餐馆向来不会售卖猪肉或酒精给回教徒,不明白州政府为何突然提出申请清真认证的要求。”

黄保俊指出,丹州的餐饮业者多数是回教徒,强制申请清真认证也将增加回教徒业者的成本及负担。

马国回教发展局今年9月曾考虑强制没有售卖猪肉和酒精饮料的餐饮业者和食品公司申请清真认证。不过,这项建议引发争议,联邦政府内阁讨论后决定不会强制商家申请。

黄保俊认为,伊党州政府是出于政治考量而再次挑起清真认证的课题,目的是要向回教徒证明,伊党州政府跟中央的团结政府相比,更有能力捍卫回教。

他说,丹州中华大会堂和商会正与有关单位沟通。“由于这项措施涉及层面很广,我们希望州政府慎重考虑,分清宗教与政治的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