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综合电)缅甸军方2021年2月发动政变至今满五年,人民一直处于字面意义上的黑暗时期,因为自军方上台后,缅甸就遭受长期停电的困扰。如今大规模停电已成常态,对民众生活及工作造成诸多不便,人民怨声载道。
缅甸拥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以及强大的水电和太阳能潜力,却因为政治不稳定、投资者却步、政策不力、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而面临电力危机。
根据缅甸电力部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目前缅甸每日仅能生产2200兆瓦的电力。另据联合国统计,2024年,缅甸全国各地仅有48%人口有电可用,这一比例在亚洲垫底。
缅甸军政府将停电情况恶化归咎于汽油价格上涨,以及反政变武装组织袭击基础设施。但舆论相信,这是军政府为争夺被反对派武装分子占领地区的控制权,采取局部断电所致。
目前缅甸人民每天只有大约四小时的供电时间,但实际上更少。由于电力短缺,许多家庭无法正常使用电器,甚至基本的照明和烹饪需求都难以满足。
住在缅甸最大城市仰光的昂波波抱怨,停电对人民造成诸多不便。他的家每天有12小时都处于黑暗之中,而停电时段多半在傍晚时分,一旦来电,他不得不在半夜起床做饭和抽水。他说:“我们根本不能好好睡觉。”
由于无法增加国内产量或进口更多电力,缅军政府最近要求所有新建项目必须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以应对日益恶化的电力危机。
不过,军政府的太阳能战略有一个明显的缺陷:成本超出大多数缅甸人的经济能力。在当地安装家用太阳能电池板的费用从570美元(约774新元)起,加上维护成本,令许多家庭望而却步。
对此,缅甸电力部在报告中说:“我们正通过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结合国家的自然资源,探索长期解决方案。”
缅甸电力与能源发展委员会也说,缅甸目前正在建设和开发11个太阳能发电厂,总装机容量为1026兆瓦。
仰光居民昂乔吉鼓励更多人改用太阳能。他说:“太阳能不会有噪音,而且是自然能源。也许一开始比较贵,但长远来看,它要好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