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细安召开外交部长特别紧急会议,针对缅甸大地震的后续援助行动进行磋商,并同意对地震受灾国加大支援力度。
根据计划,这将由亚细安人道救援与灾难管理协调中心负责协调,向缅甸和受地震殃及的周边国家提供更多援助。
这场视频会议星期天(3月30日)由亚细安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召开,马国外长莫哈末哈山主持,包括新加坡外长维文医生在内的亚细安各国外长或代表出席了会议。亚细安秘书长高金洪及东帝汶外长则作为会议观察员列席。
各国外长一致认为,这场天灾凸显了加强区域灾难应对能力和韧性的重要性,并重申加强亚细安灾难应对机制的承诺。
维文在会议上对缅甸和泰国因地震所蒙受的巨大伤亡和损失表达深切哀悼,并强调在这艰难时期,新加坡会同亚细安坚定地团结在一起。
他也呼吁缅甸内战各方停火,让灾民能顺利获得人道主义援助。
他在会后向本地媒体发表录像谈话,表示希望内战各方能达成有效的停火协议,专注于应对这场天灾。亚细安希望缅甸能取得民族和解,以及长期和平与重建。
为支援救灾工作,新加坡红十字会展开筹款活动。维文透露,红十字会已先拨出15万元,新加坡政府也会以一元对一元的方式,捐出15万元作为筹款活动的启动基金。
“我相信新加坡人出于内心深处的同情心,会慷慨解囊捐款。筹集到的善款将用于紧急和即时的人道主义援助,协助缅甸地震灾民。”
维文说,新加坡已经做好准备,根据灾情发展情况在接下来几天提供更多人道主义援助。
各国救援队陆续抵达重灾区
地震后抢救受困人员的黄金72小时快要结束,救援人员和民众在不断的余震中争分夺秒搜寻受困者。多个国家的救援队也陆续抵达内比都和曼德勒重灾区,全力投入救援行动。
中国大陆、俄罗斯、印度、泰国和新加坡的救援队伍已于星期六(29日)和星期天抵达,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和孟加拉的救援队伍也赶赴灾区。其中,中国大陆和新加坡救援队伍星期天在曼德勒救出受困者。
中国政府拨款1亿元人民币(约1800万新元),并从云南紧急运送7.3吨救援物资;香港和马来西亚分别捐出3000万港元(约520万新元)和1000万令吉(约300万新元),欧盟和英国分别拨款250万欧元(约360万新元)和1000万英镑(1740万新元)支持人道援助。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指出,缅甸道路和基础设施受损,以及医疗物资严重匮乏,阻碍救灾工作。
最靠近震央的曼德勒和首都内比都一些医院已不堪重负,难以应对大量涌入的伤员。
世界卫生组织已从仰光的应急库存紧急调拨近三吨医疗物资,包括创伤急救包和多功能帐篷,运往曼德勒和内比都医院,以救治大量伤员。
缅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下令所有军用和民用医院及医护人员必须紧密协作,确保有效提供医疗服务。
缅军政府确认1700死3400伤
这场灾难让自2021年深陷内战的缅甸雪上加霜。在一些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居民称几乎没有看到救援队伍,他们只能自救。由于余震不断,人们在挖掘时,还须担心废墟进一步坍塌。泰国当局录得缅甸过去两天发生了169次余震,震级从1级至7级不等。
曼德勒一名茶饮店老板徒手移开一家餐馆废墟的碎石瓦砾。他说,有七人在那里丧生,他希望协助找到更多遇难者遗体。
缅甸消防局在曼德勒的11层楼天空别墅公寓救出43人,挖出九具遗体,其中一名孕妇受困55个小时后被救出,但最终仍无法救活。当局在最靠近震央的实皆市救出36人和挖出88具遗体。
截至星期天,缅甸军政府确认约1700人死亡、约3400人受伤,以及约300人失踪。地震也波及邻国泰国,造成至少18人死亡,32人受伤。中国大使馆证实,14名中国人在强震中受伤。菲律宾则说有四名菲律宾人失联。
美国地质调查局推测,死亡人数可能超过1万人,经济损失或会超出缅甸一年的经济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