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综合讯)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布特拉高原发生严重的天然气管道爆炸及大火后,之前并不引人注目的天然气管道一夜间成为全国民众的焦点。许多民众这才发现,原来许多工业区、交通要道附近甚至住宅区地底,都已铺设天然气管道。
据马国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官网介绍,国油在西马半岛铺设的天然气输送管全长2623公里,包括接通半岛北部、东部与南部的主要管线1690公里,以及933公里长的多条支线。
据马国天然气公会的资料,西马共有41座城市门站(City Gate Station),其中以雪兰莪的九座最多,柔佛与霹雳各有六座。门站从传输管道接收天然气,并通过分配系统将天然气供应给商业消费者。
综合马国媒体报道,国油子公司国油气体前工程师赛再纳阿比丁4月2日告诉媒体,国油天然气管道根据严格安全标准来维护,使用寿命长达50年。
赛再纳阿比丁曾在国油气体工作30多年,1988至1990年间担任国油气体的项目工程师,曾参与雪州布特拉高原和梳邦再也等地的管道建设。
他说,国油通常每三到四个月就会进行一次清管作业,即使用专业设备清洁管道,同时检测管道内部是否变形、堵塞及泄漏。
至于有人批评天然气管线靠近甚至穿过住宅区与工业区地底,赛再纳阿比丁解释,工业用输气管穿越住宅区是正常的,当局已为这些管道预留缓冲带,可防止未经授权者闯入管道保护区。
保护区设有告示牌,以马来语和英语明令禁止任何建筑和挖掘工作。
“公众严禁进入这些区域。据我所知,若须要穿越这类保护区,必须获得国油的书面许可,并遵守严格安全条例。”
他强调,国油有严苛的标准,输气管道自发性爆炸的可能性极低。国外的案例也显示,这类事故大多是外部干扰引发的。至于这次布特拉高原的气爆事件,他认为应该等待当局的调查结果出炉。
他说:“就安全而言,我认为公众无须过度担忧,因为国油配备可远程监测泄漏的检测系统。当然,若有人在管道区域擅自挖掘施工,就超出国油的控制范围。”
雪州气爆事件后,有居民敦促当局定期维护和监控他们家附近的天然气管道,并与社区领袖进行沟通。
有居民告诉《星报》,曾看过有人在天然气管道保护区边缘焚烧垃圾和栽种果树植物。天然气管道保护区周边禁止种树,因为深入土壤的树根可能影响管道安全。
新山天然气管线靠近人口密集区
马华依斯干达公主城市议员党鞭倪顺海告诉《星洲日报》,马国的天然气管线大多于1991年开始铺设,距今约34年。
他以新山为例说,天然气管道确实靠近许多人口密集区。
“地下天然气管线都埋了很长时间,就像人一样,这些管线也有寿命,我们应该借鉴布特拉高原事件,定期进行压力测试和检查,尤其是靠近住宅区的管线。若需要更换就换掉,避免历史重演。”
霹雳巴占区州议员黄文标则说,许多主要道路底下除了埋设天然气管道,也铺设了水管、电缆及电信线等,承包商挖掘时务必格外小心,以防发生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