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综合讯)马来西亚政府正与新加坡当局探讨推动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互通互认机制,使企业在两地营运更便利。这项机制也将为《亚细安数码经济框架协议》奠定基础。
马国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扎夫鲁说,如果企业须分别应对两国的监管体系,所耗成本与时间都会增加。马国因此希望透过互通互认机制,为企业真正实现“一个生态,两地营运”。
他也认同,有必要在柔新经济特区落实“经济特区签证”,以方便人员流动,同时向外国人提供津贴,以满足对专业劳动力的需求。
柔新经济特区论坛下星期一(4月21日)将在新山举行,扎夫鲁星期五(18日)配合论坛在吉隆坡的贸工部接受马国媒体联合访问。
他透露,联邦政府和柔佛州政府计划就柔新经济特区的运行展开沙盒测试。“针对各方提出的问题和顾虑,例如担心税收流失、制度被滥用或监管漏洞等,我们准备提出沙盒测试。有关柔新经济特区的任何政策,都将以沙盒测试为根据,只有在验证有效后才会正式推行。”
他也说,柔新经济特区正加速推进各项基础建设,在下周的论坛上将有重要宣布。这包括宣布成立由他和柔佛州务大臣翁哈菲兹共同领导的工作委员会,专责推动包括海关、税务、执照与审批流程在内的制度改革,以提升营商便利。
扎夫鲁指出,柔新经济特区发展蓝图主要围绕四大核心,即基础设施、投资政策与激励机制、供应链韧性,以及监管体系;此蓝图旨在打造一个能确保企业营运顺畅、政策稳定,并且与新加坡高度互通的战略经济特区。
他说,跨国公司若有意将价值链从单纯的制造活动,提升到把马国作为区域乃至全球运营中心,可将柔新经济特区当成他们的扩张战略基地。“我们正转向更强劲、更多元、更细分领域的增长模式,并以九大领域为支撑,就是先进制造业、绿色能源、物流、人工智能、医疗保健、量子技术、航空航天、数码服务和清真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