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亚南综合讯)马来西亚政府公布调查报告,指雪兰莪州天然气管道爆炸不是蓄意破坏或施工疏忽所造成,而是土壤流失导致管道长时间悬空和出现裂缝,泄漏的天然气因金属摩擦而爆炸。

雪州布特拉高原4月1日发生严重天然气管道爆炸事故,殃及469所房屋和225辆车子,逾百人受伤,超过500人失去房子,经济损失高达6540万令吉(约1952万新元),所幸没有人死亡。马来西亚当局星期一(6月30日)公布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据《星洲日报》报道,雪州总警长胡申在记者会说,事故无关人为疏忽或蓄意破坏。尽管事发地点附近确实有店屋建筑工程和污水管道更换工程,但调查显示,所有工程按照有关当局的标准作业程序进行,并与天然气管道保持40米的安全距离。

他说:“更重要的是,所有工程已在事发前两天,也就是3月30日完工,所以事发时并没有任何工程在进行。”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天然气控制中心的数据在事发前也一切正常,管道内的气压在爆炸发生后才骤降。

延伸阅读

气爆后雪州多地天然气与电力供应不足
气爆后雪州多地天然气与电力供应不足
马国雪州天然气输送管爆炸 数百房屋汽车烧毁 63人受伤送院
马国雪州天然气输送管爆炸 数百房屋汽车烧毁 63人受伤送院

全国职业安全及卫生局汽油安全部主任胡斯丁仄阿末在记者会说,爆炸的管道符合技术规格与标准,但管道底部的土质松软和布满地下水,以致管道下半部分无法获得足够土壤支撑。

胡斯丁仄阿末解释,松软土壤使得管道反复移动,长期下来出现金属疲劳,焊接口最终产生裂缝和泄漏天然气。金属摩擦的火花点燃天然气而引发大爆炸。

气爆发生时,国油公司并未及时发出警报。胡斯丁仄阿末说,国油已就此问题立即改进,包括引进新的智能管道清管技术,改善原有系统无法实时整合数据的问题。

他说:“以前的系统无法做到实时数据整合,如今的新技术已能检测数据并同步分析,让当局未来更能主动掌握情况及规避风险。”

他强调,全国职业安全及卫生局已和国油公司讨论应采取的短期及长期措施,例如国油已鉴定布城附近地形相似地区的风险,并立即进行排查整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