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迪星期四(7月10日)迎来百岁生日,成为马来西亚首位活过一世纪的前首相。分析员认为,马哈迪一手推动马国经济现代化,但也导致朋党资本主义大行其道,对马国的影响可说功过难论。

马哈迪的女儿玛丽娜星期四凌晨零时在脸书贴文说,她和家人曾以为马哈迪不会迎来百岁生日,尤其马哈迪2007年曾在短短两周内接受两场心脏手术,之后耗时很久才康复。“幸好他挺过来了,我们才能庆祝这个重要的日子。”

与马哈迪缠斗多年的首相安华,星期四上午也在脸书发文向马哈迪贺寿。他说,马哈迪至今能继续拥有健康的生活和永不停止的慈善事业,为走向老龄化但充满希望的马来西亚树立了榜样。

安华写道:“我与(首相夫人)旺阿兹莎衷心祈愿您幸福安康、心灵平和,拥有强健的体魄,过着有意义的生活。”

马哈迪星期四则在播客节目分享长寿之道。他说:“你用身体和头脑,它们就会继续运作。如果放着不用,它们就会退化,最后让你什么都做不了。”

延伸阅读

发函祝贺马哈迪百岁生日 李资政:相信新马关系会继续向好
发函祝贺马哈迪百岁生日 李资政:相信新马关系会继续向好
马来西亚特稿:百岁武士剑锈钝 马哈迪雄心不沉
马来西亚特稿:百岁武士剑锈钝 马哈迪雄心不沉

马哈迪于1925年在吉打州亚罗士打出生,从新加坡的马来亚大学医学系毕业后,行医多年,后来投身政治。他是马来西亚任职最久的首相,政治足迹横跨大半个世纪。

马国政治观察家阿兹米尔(Azmil Mohd Tayeb)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马哈迪最为人熟知的遗产或许是推动马来西亚现代化。

阿兹米尔也是马国理科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助理教授。他说,马哈迪对马国的负面影响,主要是促成了与巫统有关联的马来富裕精英阶层的崛起。“他们从马哈迪的私有化政策获益。这开启大规模朋党资本主义的先河。”  

马哈迪被誉为“马国现代化之父”,因为他执政期间,成功将马国的主导经济领域从农业转型为工业。

但阿兹米尔指出,马哈迪的做法代价高昂。例如国有资产私有化非但没有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反而导致与巫统有关联商人的垄断和抬高价格。

他说,马哈迪对国产车项目的痴迷,是以牺牲公共交通系统为代价的。大坝和机场建设等大型项目迫使原住民社区流离失所,并严重破坏环境。

阿兹米尔认为:“马哈迪尔的现代化理念是炫耀物质发展,例如汽车、大型建筑而基础设施,而非可持续发展。”

登嘉楼州苏丹再纳阿比丁大学法律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旺罗希拉(Wan Rohila Ganti)则指出,马哈迪在卸任后,多次指责马国的华人与印度人对国家不完全忠诚,被视为是种族歧视。

旺罗希拉受访时说:“这些种族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政治宣传手法。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一方面为了赢得马来人选票而批评其他种族,另一方面又为赢得非马来人选票而大力赞扬他们。马国民众应该让这种低劣的言论毫无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