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政府考虑将法定退休年龄延长至65岁,并计划改革雇员公积金提取制度,引起社会关注,各界对此看法不一。受访专家认为,退休年龄应有弹性,不宜强制实施,公积金制度也要相应调整。
主管法律与体制改革的首相署部长阿莎丽娜今年5月提出,政府应考虑将现行的60岁退休年龄调高到65岁,因为如今许多乐龄人士依然健康活跃,有能力继续为经济作出贡献。
首相安华和雇员公积金局总执行长阿末祖卡奈6月时说,马国人口老龄化,加上越来越多人在55岁提领的所有公积金存款在60岁前花完,因此政府有意改革公积金提领制度。
安华7月底公布的第13个马来西亚计划提到,将改革雇员公积金制度,把公积金存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可提取储蓄,另一部分是退休后每月发放的养老金。
事实上,提高退休年龄的建议已多次提出,但因各方无法达成共识而未能落实。根据《2012年最低退休年龄法令》,马来西亚公务员及私人界的退休年龄为60岁。
阿兹利(Azri)是一名从业超过30年的货运司机,即将在两年后退休。他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并非所有行业都适合延迟退休,“像我们这行很考验体力和精神,我自认已经没有当年的精力”。
银行职员耶加瓦兰(Jegavaran,54岁)则持不同看法。他认为如果身体健康,65岁退休不是问题。“现在医疗发达,人们也更懂得保健,60岁其实还很年轻。提高退休年龄,可让年长者过得更充实。”
调高退休年龄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与退休保障;对企业而言,则涉及人力成本、晋升机制和人事结构调整等问题。
在吉隆坡经营印刷生意的吴鸿胜受访时指出,随着科技进步,许多工作已逐渐被机器和人工智能取代,延长退休年龄可能导致冗员。
他也担心,若强制延迟退休,企业须继续支付高薪给资深员工,同时承担公积金等开支,可能造成沉重负担。
调高退休年龄的建议也引来部分青年组织的强烈反对。其中,马来西亚青年理事会认为,此举将进一步挤压青年在就业市场的空间与晋升。
执政联盟成员的国家诚信党青年团反而建议政府考虑将法定退休年龄下调至55岁,以保障青年就业机会,并为年长者营造更有尊严的退休环境。
人口老龄化促使政府考虑提高退休年龄
马来西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速,是政府考虑调整退休年龄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马来西亚证监会的报告,预计到204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将占全国总人口的17.3%。
经济分析师孔令龙向《联合早报》分析,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已提高至75岁,退休年龄也应作出相应调整。他说,经验丰富的员工是国家和企业的宝贵资产,尤其在人才普遍短缺的情况下,更应留住有能力的职员。
此外,随着生活费和医疗开支不断上升,许多民众的公积金存款已不足以支撑退休生活。
孔令龙说,延迟退休有助增加马来西亚人的退休储蓄。“冠病疫情后,许多人倾向趁年轻退休,享受人生;但现实是,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2024年12月,马来西亚雇员公积金局将基本退休存款目标从24万令吉提高至39万令吉。然而现实是,根据当局2023年的报告,55岁群体的存款中位数仅为15万4000令吉,远低于当局建议的最低水平。
尽管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但公积金局允许会员在55岁时全额提领公积金,导致不少人过早耗尽储蓄。安华早前说,当局发现,约25%的雇员公积金局会员在60岁之前已耗尽公积金积蓄。
调高退休年龄应取得多方平衡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董事李兴裕指出,在探讨延迟退休年龄时,公积金制度也应作出调整,并且不应强制推行。
他认为,私人界应有灵活性,自主决定是否延长员工的服务年限,以免干扰人才晋升与接班规划。他也强调,若公共服务领域强制调高退休年龄,高昂的退休金可能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
马来西亚人口3400万,公务员160万,相当于每21人就有一名公务员,是全球公务员占比最高的国家之一。根据2024年度财政预算案,公务员薪酬占政府行政开销的31.5%。
李兴裕建议,政府若要延长退休年龄,应采取渐进方式,也可参考新加坡设有退休年龄及重新雇佣年龄的制度,以平衡国家财政、企业运作与人民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