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达法新电)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经常能看到街头艺人穿戴独具特色的巨型人偶表演,但这样的场景可能很快将不复存在。

雅加达特区政府准备修法,禁止街头艺人在表演中使用称为ondel-ondel的巨型人偶,以保护当地原住民的文化精神。

这些巨型人偶源自雅加达原住民族巴达维(Betawi),在当地庆典中很常见,是印尼的传统民俗表演。巴达维族人相信,如果有人遭恶灵附身,只要向ondel-ondel献上供品,ondel-ondel就会把恶灵驱走。

这些人偶高约2米,脸部由木头制成,身体由竹子编织而成,穿戴色彩鲜艳的服饰,每个可重达15公斤。以往ondel-ondel只出现在婚礼、割礼和欢迎贵宾的仪式等节庆活动上,但如今越来越多街头艺人开始用这些巨型人偶来吸引路人的目光,以赚取收入。

雅加达特区政府一直想禁止这种街头表演,认为利用ondel-ondel在街头卖艺有辱原住民文化。

延伸阅读

印尼选举侧记:倒退中成熟
印尼选举侧记:倒退中成熟
印尼“银人”乞讨求温饱
印尼“银人”乞讨求温饱

不过,许多雅加达人靠ondel-ondel街头表演为生,当局计划颁布的禁令让他们感到茫然和沮丧。

26岁的阿迪仅受过小学教育,过去七年靠ondel-ondel街头表演,每天赚取7美元(约9.10新元)来养活妻子和5岁的女儿。

他说:“我感到困惑和焦虑。我害怕被突击检查,甚至被逮捕。但我能做什么?我需要钱吃饭。”

对正宗的ondel-ondel表演者及人偶制作者而言,尽管他们同情街头艺人的困境,但认为有必要落实有关禁令,以保护这个传统文化。

传统表演者法迪拉说,ondel-ondel是文化象征,须受到尊重,不应成为乞讨工具。“当然,我为街头艺人感到难过,尤其是我认识他们中的很多人,但ondel-ondel是一种文化象征,它的尊严必须得到维护。”

历史学家有不同观点,担心禁令可能会让这个日渐式微的传统艺术彻底失传。

雅加达历史学家里扎尔说:“以保护文化的名义禁止街头卖艺,表明他们对传统艺术缺乏理解。这不仅证明特区政府不懂文化,还危及对传统艺术的保护。”